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眶尖植物性异物经鼻内镜下取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鼻内镜下经原创口行右眼眶内取出眶尖植物性异物1例,术后观察视力、眼球突出及有无异物残留。结果:术后随访2个月,视力0.3,眼球突出消失,创口愈合。结论:鼻内镜辅助下眶内异物取出可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临床疑为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26例行多处影像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20例B超示眼球内实质性不均质占位;16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示肿瘤内斑驳状荧光、肿瘤自身血管等特征性改变;12例CT扫描示眼球内高密度块状影像;1例MRI报告T1加权呈高信号,T2加权呈低信号,均经病检证实,眼球摘除25例,眼眶内容剜出术2例。行CT、B超、FFA等综合多种检查可提高临床确诊率和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前路颈椎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训练、健康教育,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结果:3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黄蓉  毛卫红 《江苏医药》2001,27(12):937-937
我院 1997年 9月至 2 0 0 0年 9月收治 15岁以下儿童眼外伤 187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87例 (190眼 )中 ,男 137例 ,女 5 0例 ,男女之比 2 74∶1。单眼 184例 (98 4 0 % ) ,其中右眼 81例 (44 0 2 % ) ,左眼 10 3例 (5 5 98% )。双眼 3例(1 6 0 % )。年龄最小 9个月 ,最大 15岁。 3岁以下 9例 ,4~ 6岁 5 2例 ,7~ 11岁 78例 ,12~ 15岁 4 8例。二、伤后就诊时间 :最短半小时 ,最长 6个月。2 4小时内 90眼 ,2~ 4天 5 3眼 ,5~ 7天 2 0眼 ,1周以上 2 7眼。三、致伤性质与年龄的关系见表 1。表 1 致伤性质与年龄的关系 (…  相似文献   
5.
眼球破裂伤再手术时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治疗眼球破裂伤,探讨眼球破裂伤再次手术的时机。方法57例(57眼)中根据损伤程度不同11眼进行了眼球摘除,46眼进行清创修补恢复眼球形态,26眼2周再次行内眼手术,9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7眼行玻璃体手术,手术前后行视力对比,分析其致伤原因、致伤程度和治疗转归。结果9眼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由光感、手动提高到0.1~0.6;17例行玻璃体手术,12例视力自光感提高到0.01~0.25,5例视力无改善。结论眼球破裂伤初次缝合术后2周早期进行二次手术,有利于视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技巧.方法 眼外伤患者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42例(42眼),采用玻璃体腔灌注维持眼压.5例于保留的晶状体前囊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37例采用外路法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其中3例为带虹膜隔的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3~40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者28例(66.67%),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优于或等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31例(73.81%).结论 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Ⅱ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时,需玻璃体腔灌注调整眼压,最好采用外路法预置睫状沟固定缝线,用四线或两线法悬吊人工晶状体.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用玻璃切除术治疗玻璃体积血40例。其中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Eales病8例,高血压视网膜动脉硬化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4例,眼外伤14例,合并视网膜脱离3例,原因不明3例。术后视力提高27例(67.5%),术中、术后并发症9例(22.5%),讨论了手术时机、适应证、手术范围及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在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观察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07月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由数字奇偶法对所有跟骨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30例):开展跟骨骨折护理工作期间,在选择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配合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最终就两组跟骨骨折患者的足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同对照组跟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展开对比,观察组跟骨骨折患者获得显著性改善(P0.05)。结论:临床在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合理选择术后强化护理干预方法完成跟骨骨折患者护理工作,对于患者足部功能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改善可以加以双重促进,从而使得跟骨骨折患者的预后能力与护理质量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视觉电生理在评价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检测眼挫伤 12 7例 F- ERG、视觉诱发电位 (VEP)结果 ,运用非参数检验、χ2检验等方法分析视觉电生理改变与视网膜挫伤程度及视力变化的关系。结果 :(1)视网膜挫伤组 ERG a波、b波的振幅下降、峰时值延长 ,较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2 )初诊视力 <0 .0 5、0 .0 5~ 0 .2 5、≥ 0 .33组之间及视网膜挫伤轻度、中度、重度 3组之间 ERG a波、b波振幅及峰时值差异均有极显著性 (P<0 .0 1) ;(3) ERG测定结果与治疗后视力变化有明显联系 ,Spearman相关系数 rs为 - 0 .5 31;(4) ERG单独检测的异常率为 74 .0 2 % ,ERG与 VEP联合检出的异常率为 93.70 % ,二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结论 :ERG对视网膜挫伤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而 ERG与 VEP联合检查 ,对眼挫伤预后作出的评价则更全面更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