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槲皮素通过靶向干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保护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作用机制。方法:笔者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科学的对槲皮素保护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靶点因子、信号通路进行预测,并对其进行分析。选择一条与骨性关节炎相关密切的预测通路对其采用体外细胞实验进行验证,通过细胞计数试剂-8(CCK-8)方法筛选出药物最佳干预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对骨性关节炎及密切相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干预后p38 MAPK信号通路下的相关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MAPK信号通路与骨性关节炎患者(OA)存在十分密切的相关性,并选取该通路中最为密切的p38 MAPK信号通路进行研究,通过药物浓度筛查发现在100μmol·L-1的槲皮素干预后相关炎性因子降低最为明显,并且,在该浓度的槲皮素干预下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中p38,磷酸化(p)-p3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聚蛋白样金属蛋白酶-4(ADAMTS-4)等关键相关因子表达,促进Ⅱ型骨胶原蛋白(CollagenⅡ)的表达。结论:槲皮素在骨性关节炎疾病防治中具有降低软骨炎性因子表达的作用,可通过抑制p38MAPK通路相关因子表达而向好发展,所有结果显示,槲皮素具有降低OA炎性因子表达,保护OA患者关节软骨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阐明苍膝通痹胶囊组方规律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寻找该方相应药物独活、威灵仙、苍术、萆薢、鸡血藤、桑寄生、川牛膝、骨碎补及川续断的化合物成分,采用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药物相似性(DL)、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W)、脂-水分配系数(AlogP)等药理学核心参数对药物化合物进行评价,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析药物干预靶点后的作用机理,综合分析“君臣佐使”的药物分布规律及原因。再通过分子对接技术进一步验证其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对多成分、多通路、多靶点的配合治疗进行分析验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检测软骨细胞上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以验证网络药理学预测治疗效果及分子对接结果。【结果】 独活、威灵仙MW均高于桑寄生,独活AlogP最高,且与威灵仙、鸡血藤、桑寄生近似,与其他药物明显不同。通过TCMSP数据库共寻找到相关化合物472个,根据药理学OB、DL等相关参数阈值要求筛选后,符合治疗要求的化合物共有 27 个。进行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可视化的构建,共有 222 个靶点,781条边,27个有效成分及1个疾病名称。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苍膝通痹胶囊有27种化学成分与骨性关节炎关键炎性因子结合能较为理想。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苍膝通痹胶囊可降低软骨细胞上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与分子对接结果相同。【结论】 苍膝通痹胶囊组方“君臣佐使”药味分布较为合理,君臣两药互相弥补,互相辅助,增其药性,佐使之药除其辅助之功外还可提供与疾病相关的其他证型需要,为药物综合治疗某种疾病提供帮助。苍膝通痹胶囊可有效治疗骨性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明苍膝通痹胶囊组方规律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寻找该方相应药物独活、威灵仙、苍术、萆薢、鸡血藤、桑寄生、川牛膝、骨碎补及川续断的化合物成分,采用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OB)、药物相似性(DL)、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MW)、脂-水分配系数(AlogP)等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相关理论知识探究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成分数据库及疾病数据库对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保护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的靶点因子进行筛选,对筛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与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分析,从而获得对信号通路的预测分析.结果:桑寄生治疗骨性关节炎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5.
眼缺血综合征(ocular ischemia syndrome,OIS)是由一系列诱因引发的以慢性眼部低灌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眼部疾病。临床相对少见,但对视力的影响较大,其症状主要包括一过性黑朦、缺血性眼痛、永久性视力丧失等。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逐步兴起,自体脂肪填充技术使用逐渐增多,其所引起的OIS不可忽视。本文分析1例自体脂肪填充患者术后致OIS病例,研究该类疾病眼底影像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 【方法】 选取 63例 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 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 据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型分布规律;再根据证型进行分组,运用OCTA技术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 分析,探索各证型的OCTA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63例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3例,视网膜分支 静脉阻塞(BRVO)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和患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季节分布情况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聚类分析方面:经Ward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最契合临床实际,分别 对应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和心脾俱虚型等4种证型。(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63例患者中,气滞血瘀型占比 最高,为 42.86%(27/63),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阻络型[31.75%(20/63)]、阴虚阳亢型[14.29%(9/63)]、心脾俱虚型 [11.10%(7/63)]。(4)各证型的OCTA特征方面:与健侧眼比较,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流密 度均明显降低(P<0.05),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增加(P<0.05);其余证型患眼与健侧眼的各层视网膜血流密度、视网膜厚度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患眼间比较,视网膜血流密度方面,气滞血瘀型RVO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血 流密度均较其他证型降低(P<0.05),痰瘀阻络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降低(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 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厚度方面,痰瘀阻络型 RVO 患者的患眼各层视网膜厚度均较其他证型增加 (P<0.05),气滞血瘀型又均较阴虚阳亢型和心脾俱虚型增加(P<0.05),而阴虚阳亢型与心脾俱虚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P>0.05)。各证型 RVO 患者的患眼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面积(FAZ)、周长(PERIM)、血流(FLOW)及非圆度指数(AI)比 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滞血瘀型与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血流密度均降低,但气滞血瘀型的血流密度 降低更明显;痰瘀阻络型与气滞血瘀型的视网膜厚度均增加,但痰瘀阻络型的视网膜厚度增加更明显;其余证型无明显特 异性特征,各证型患者的FAZ、PERIM、FLOW及AI均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各证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的表现特点。【方法】选取63例RVO患者(126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患者证候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证型,并根据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探讨其证型分布规律;再根据证型进行分组,运用OCTA技术对各组患者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索各证型的OCTA特征。【结果】(1)一般资料方面:63例患者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33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30例,2组患者的性别和患侧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的季节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聚类分析方面:经Ward系统聚类法分析结果显示,聚为4类最契合临床实际,分别对应气滞血瘀型、阴虚阳亢型、痰瘀阻络型和心脾俱虚型等4种证型。(3)中医证型分布方面:63例患者中,气滞血瘀型占比最高,为42.86%(27/63),其他从高到低依次为痰瘀阻络型[31.75%(20/63)]、阴虚阳亢型[14.29%(9/63)]、心脾俱虚型[11.10%(7/6...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槲皮素调控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的影响机制。方法 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槲皮素与EAU的调控作用关系进行初步判定;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与临床分级评分对模型进行鉴定,再通过ELISA对信号通路中重要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对通路中重要靶点因子进行结合验证,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下相关靶点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信号通路下相关靶点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 通过ELISA与临床分级评分模型制作成功,ELISA检测信号通路中重要炎性因子IL-6、TNF-α,显示模型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二者表达最高,槲皮素低剂量和槲皮素高剂量组干预后均降低,趋势相同;分子对接显示槲皮素与β-catenin;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6(LRP6)对接结合能十分理想;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LRP6,模型组表达最高,随着不同剂量的槲皮素使用表达降低,二者趋势相同,槲皮素低剂量与槲皮素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al-time PCR结果显示β-catenin、MYC、AXIN2和TCF均为模型组表达最高,槲皮素高剂量组最低,槲皮素低剂量组降低表达,槲皮素高剂量组和槲皮素低剂量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槲皮素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降低EAU疾病的炎性表达,减轻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