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金匮要略》组方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金匮要略》所载262首方剂的分析,探讨张仲景的组方思想。认为法寓证之中,据证以组方是其组方的根本宗旨,方证相对,随法而分配而化裁是其配伍和用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
慢性支气管炎,以咳嗽、痰喘、胸闷等为主要症状.痰量很多,稀薄色白,兼挟泡沫.患者以老年为多,每发于秋季骤凉,随着冬季严寒而加剧,至春夏逐渐平静.发时气喘,高枕而卧,咯痰爽利则觉轻快.这种咳嗽,属于中医"痰饮咳嗽"的范畴.本病的形成,主要由于水液不归正化,停积而成.人体的水液流行,有其常度.正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在正常情况下,不论饮水多少,通过三焦的  相似文献   
3.
近来《中医杂志》登载了几篇讨论“甘温除热”的文章。一篇是一九六一年第四期发表的欧阳锜先生所写的“甘温除热的理论探讨”,一篇是一九六二年第二期艺勇先生所写的“我也谈谈甘温除热”,还有一篇仍旧是欧阳锜先生所写的“再论甘温除热”。读了这三篇文章之后,获益匪浅。这一问题,确为一般人心目中所存  相似文献   
4.
前言急性肾炎在儿科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大都续发于上呼吸道炎或脓疱病之后,病原因素,多是溶血性链球菌及其对肾组织过敏的毒性变应性作用,西医对急性肾炎无特殊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我院自中医科成立后,在儿科的中西医师合作之下,用中药治疗了8例急性肾炎,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使我们深深体会到祖国医学遗产确实蕴藏着很多宝贵的  相似文献   
5.
《金匮要略》较《伤寒论》为难读,不仅由于凌乱讹夺,还在于词义难明。其中古义通假,多与当今用法不侔;甚至一词多义,随在而异,初学者每望而生畏。兹不揣谫陋,爰将其中部分语词(包括难解或易生歧义者)加以诠解,选实例对照,以示区别。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极[原文]“师曰:病人脉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强不能行,必短气而极也。”(“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九条~*) [释]杨雄《方言》:“极,疲也。”《汉书·王褒传·圣主得贤臣颂》:“匈喘肤汗,人极为倦”。按:“极”即疲乏虚耗的意思,与“胸痹心痛短气病”篇第一条“责其极虚也”之“极”,义同。厥[原文]“问曰:经云‘厥阳独行’,何谓也?师曰:此为有阳无阴,故称厥阳。”(“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十条) [释]厥,气逆也。尤怡《心典》:“厥阳独行者,孤阳之气,厥而上行,阳失阴则越,犹夫无妻则荡也。”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的用药规律主要为:(1)重视专病用专药;(2)重视单味药主治功效的使用;(3)重视一药多用;(4)重视药物气味性用的不同取用;(5)重视药物特点及使用的差异性;(6)重视脏腑特性及病证特点用药;(7)各脏腑病证有相对的使用药谱;(8)善于用利远端。  相似文献   
7.
《国医论坛》一九八六年第三期刊载了刘茂林同志关于“《金匮》瓜蒂散中赤小豆辨析”一文(以下简称刘文),指出中医高校四版、五版《金匮》教材赤小豆按语有不当之处,加以非议.阅后,觉得刘文未曾对《伤寒论》与《金匮》原著仔细钻研而即贸然否定,这样似属不当,故有再加辨析之必要.考《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用赤小豆者共三方,一为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一为赤小豆当归散,一为瓜蒂散.这三方中的赤小豆,性味不同,用量不同,服法不同,即可知其为二种同名异物,决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只要看看最早著《伤寒论》的成无己注本,即可发现其中之异.成本原文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中的赤小豆性味是“甘平”,而瓜蒂散中的赤小豆是“味酸温”,泾渭分明,决不容张冠李戴.赤小豆当归散中的赤小豆,虽未列性味,根据后世注家的论述及其作用,当与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相同,自系一物.再看它的用量,亦大相悬殊,麻黄连轺赤小豆汤的赤豆,用量为一升,分温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最早论杂病的一部专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实用价值很大,故一向尊之为经典著作.由于年代久远,词简义深,初学者往往难得要领.现略述个人教学体会如下:一、联系《伤寒论》阅读《金匮要略》与《伤寒论》原系姊妹篇,关系至为密切,宜互相参阅,才能有深入的了解.例如大柴胡汤证,《伤寒论》136条说:"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这是病在于里而及于表的表里两实证,但是仅有"热结在里"一句话,没有具体的病位可以证验,这就很难据以用大柴胡汤来通里达表.而《金匮要略》的《腹满病》篇说:"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这就把《伤寒论》中"热结在里"的具体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