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临床应用240例体会忻州地区医院(034000)武俊,孙艳霞七十年代后期强力短效的镇痛药芬太尼应用于临床麻醉,并得以迅速发展。我院自1984年开始,以“芬太尼—安定—司可林”为基本处方的静脉复合全麻施行各种手术1560例,取得良好效...  相似文献   
2.
乙肝病毒垂直传播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乙型肝炎 (HB)已成为世界上广泛流行的传染病 ,我国感染尤为严重 ,现约 1 2亿人携带乙肝病毒 (HBV)。乙肝病毒的垂直传播不仅造成人群中众多的乙肝表面抗原 (HBsAg)的携带者 ,而且是引起胎婴儿感染的重要原因 ,严重威胁我国出生人口的质量 ,也是导致成人慢性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因素[1] 。因此各国学者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获得了重大进展 ,现将近年对乙肝病毒垂直传播及防治的研究状况作如下综述。目前公认的HBV垂直传播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类 :母婴传播和父婴传播。1 母婴传播母体是胎儿生长发育的必要环境 ,母体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靶向微泡破坏(UTMD)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 JNK1基因的表达以及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方法构建并鉴定pCDNA3.1-JNK1载体。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分组如下:A组(空白对照组),B组(质粒组),C组(脂质体+质粒组),D组(超声微泡+质粒+超声辐照组),E组(脂质体+超声微泡+质粒+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的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JNK1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以CCK-8法检测5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了pCDNA3.1-JNK1载体。各组转染率比较:E组均大于B、C、D组(P均0.05),C、D组转染率均高于B组(P均0.05),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E组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均高于其他各组(P均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pCDNA3.1-JNK1载体转染小鼠肝癌细胞株Hca-P的效率,加大基因JNK1表达的上调幅度,增强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缺血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1对角支1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3的表达。结果结扎30min后,缺血组左室前壁缺血节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0.54±0.23)(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ostsystoliccompression,PSC),再灌注120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0.89±0.43),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9±1.3比对照组2.7±1.7)(P>0.05);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指数明显增加(25.1±3.3)(P<0.01)。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3表达升高,(20.0±3.1比对照组4.7±2.4)(P<0.01),再灌注组Caspase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5.
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左室局部功能与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变率成像观察犬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左心室局部功能,缺血局部心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 3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杂种犬30只,分为对照组(10只),缺血组(10只),再灌注组(10只).缺血组于第1对角支1 cm以下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组套扎30 min后再灌注120 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左室收缩期应变率测量左室局部收缩功能,TUNEL法检测缺血区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测缺血心肌细胞Caspase 3的表达.结果 结扎30 min后,缺血组左室前壁缺血节段(中间段)收缩期应变率明显降低(-0.54±0.23)(P<0.01).并出现收缩后压缩(postsystolic compression,PSC),再灌注120 min后缺血节段的应变率有所恢复(-0.89±0.43),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细胞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9±1.3比对照组2.7±1.7)(P>0.05);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TUNEL阳性指数明显增加(25.1±3.3)(P<0.01).缺血区心肌细胞Caspase 3表达升高,(20.0±3.1比对照组4.7±2.4)(P<0.01),再灌注组Caspase 3表达进一步增强(P<0.01).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促凋亡基因Capase 3激活,缺血心肌细胞凋亡可能为其早期改变,应变率成像可以评价早期心肌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病人行减压手术前后的护理经验和效果。方法对204例因不同原因导致颈椎管减压手术的病人实行整体护理。结果204例病人完全康复者180例。部分康复者12例,恢复较差者(合并多种并发症)12例,优良率95.6%。结论颈椎管狭窄病人由于围手术期的细心观察与护理是配合治疗保证病人康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定量组织速度(QTVI)及应变率成像(SRI)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11只开胸犬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分别于基础状态、缺血状态(LAD狭窄50%,75%,100%)。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组织速度图,用QTVI及SRI软件分析左室各节段纵轴方向上收缩期QTVI及SRI曲线的变化。结果非LAD节段:缺血状态下各项指标较基础状态无显著改变。LAD节段:与基础状态比较,LAD狭窄50%时收缩期峰值速度(Vs)略有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peak)显著减少或矛盾运动(P<0.05)。LAD狭窄75%时Vs及SRpeak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LAD狭窄100%时,SRpeak几乎接近基线水平。结论QTVI及SRI可以作为定量评价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局部功能异常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氨茶碱注射液与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与37℃温度下,采用紫外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氨茶碱与莫西沙星配伍液的含量,测定其pH并观察外观、性状变化。结果尽管在8h内配伍液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但颜色变浅。结论为了临床用药安全,二者联合应用时须分开输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备一种以肿瘤淋巴转移相关特异性膜抗原蛋白——凝溶胶蛋白(Gelsolin)为靶点的纳米级高分子造影剂,并观察其体外寻靶及显影能力。方法 通过改良的双乳化法制备高分子PLGA-COOH造影剂,以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Gelsolin单抗连接,制备出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检测该造影剂的一般性质,评估Gelsolin单抗与造影剂表面连接情况,评价其体外寻靶能力并进行体外显影实验。结果 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平均粒径为(575.67±4.71)nm,表面电位(-11.46±1.19)mV,造影剂表面GSN单抗结合率达96.93%。体外摄取实验显示细胞表面高表达Gelsolin抗体的小鼠腹水型肝癌高淋巴转移细胞株(Hca-F细胞)可较多摄取GSN-PLGA靶向造影剂。体外显像实验显示靶向超声造影剂体外显影效果较好。结论 GSN-PLGA靶向超声造影剂可与高表达Gelsolin的Hca-F细胞特异性结合,且体外显影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背向散射积分与心脑血管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型糖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组(I组)、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组)及正常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背向散射积分(IBS)。结果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IMT(1.2±0.12)mm与无合并症组(0.9±0.13)mm较对照组(0.75±0.18)mm明显增厚,无合并症组颈动脉标化IBS%(70.1±4.2)%与对照组(71.7±3.1)%无显著差异,心脑血管疾病组颈动脉标化IBS%(67.3±4.7)%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与颈动脉IMT相比,颈动脉IBS值减低能更好地预测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