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检查在诊断CR片未能显示的肋骨骨折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我院37例胸部外伤病例的CR片和螺旋CT资料,对比分析CR片和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的情况.对螺旋CT发现而CR片阴性的肋骨骨折分类整理进行分析.结果 CR片与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螺旋CT显示CR片未能发现的肋骨骨折类型主要为膈下骨折和肋弓、前肋骨折、肋软骨损伤及错位不明显的骨折、裂隙骨折.结论 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在准确性上明显优于CR片,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对于CR片可疑骨折以及CR片未显示骨折而临床又怀疑骨折时,螺旋CT检查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矢状窦撕裂的CT诊断(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上矢状窦撕裂的CT表现,讨论本病的CT诊断及其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9例上矢状窦撕裂的CT片,探讨其CT表现特点,评价其临床价值。结果:9例上矢状窦撕裂,其中5例撕裂位于前段,4例位于中段,血肿集中于撕裂部位,中段撕裂血肿明显较大;CT诊断正确7例。主要CT表现:9例CT扫描均见上矢状窦变形增大,其中4例表现为“带征”,3例“三角征”,2例不规则形;7例硬膜外并硬膜下血肿,血肿位于大脑镰旁,大血肿内见小血肿影。呈血肿“叠加”表现;7例中线部颅盖骨骨折;7例侧脑室下移;5例中线结构居中,4例略偏移。结论:上矢状窦撕裂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CT扫描有助于定位及定性诊断,为临床制订手术方案和确定手术入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闭合性肠和系膜损伤(BMI)术前诊断困难,伤后延误8 h诊断将造成并发症和死亡率上升[1].BMI的CT检查国外报道较多.本研究回顾分析21例BMI的CT表现,旨在提高CT对BMI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女,13个月。出生时有缺氧史;新生儿期发作性呼吸急促伴呼吸暂停;2~8个月曾有阵发性呼吸深快、急促,偶有喘息样改变;出生后8个月不会翻身。因"表情淡漠,无故哭闹"就诊。专科检查:智力、运动发育迟缓,肌力减退,共济失调,对外界反应差,眼球震颤。MRI表现:小脑蚓部分发育不全,双侧小脑半球相邻中线不连续、呈线样裂隙,第四脑室增大、形态异常,轴位和冠状位呈"中线裂征"和"伞形征"(图1);小脑上脚增厚、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脂肪坏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7例乳腺脂肪坏死的钼靶X线征象,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X线诊断油性囊肿2例,肿块和结节10例,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8例,结构紊乱2例,无任何异常X线表现5例;病灶位于脂肪层内11例。病理表现:早期病变为单发或多发灶性脂肪坏死;中晚期病变脂肪坏死灶逐渐吸收,囊壁增厚,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坏死灶部分或全部为纤维组织取代。结论乳腺脂肪坏死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油性囊肿及位于脂肪层内的肿块、结节、星芒状影、斑片状影、索条状影,首先考虑脂肪坏死可能;紧密结合临床可提高本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螺旋CT对闭合性肠和系膜损伤(BMI)的诊断能力和限度。方法搜集39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腹部闭合伤病例资料,由3位放射科诊断医师在不知手术结果的情况下回顾分析螺旋CT图像,并对BMI进行评价,分为无损伤、轻微损伤(不需立即手术治疗)、严重损伤(需要立即手术治疗)。螺旋CT评价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手术证实BMI 21例,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87.2%(34/39),敏感性90.5%(19/21),特异性83.3%(15/18),阳性预测值86.4%(19/22),阴性预测值88.2%(15/17)。螺旋CT正确鉴别轻微和严重损伤14例(66.7%)。结论螺旋CT对BMI诊断敏感,但螺旋CT还不能准确评价BMI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孕妇39岁,因"停经40+8周"于2011年7月首次到江苏省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妊娠期间未进行产前检查,妊娠早期无病毒感染,无烟酒嗜好.既往体健,妊4产2,流产1次,已生育2女,体健,无家族遗传病史.入院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9.9 cm,股骨长径7.6cm,腹围36.1 cm,胎心搏动规律,羊水指数13.9 cm;胎盘位于子宫前壁,成熟度Ⅱ级;胎儿脊柱排列整齐,可见四腔心,肺、肝脏、胃泡、双肾及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右上臂增粗,约9.2 cm×5.2 cm大小的等回声包块包绕肱骨,边界不清,内回声尚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提示胎儿右上臂巨大包块,考虑血管瘤,见图1.  相似文献   
9.
对 98例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患者和 5 7例非老年CSDH患者的临床特征、CT表现和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CSDH组病程长 ,脑萎缩、脑供血不足等症状较非老年CSDH组多见 (P <0 .0 5 ) ,而颅内高压和局灶定位体征较非老年CSDH组少见 (P <0 .0 5 ) ,CT表现为等密度血肿、3脑叶和 4脑叶受压较非老年CSDH组多见(P <0 .0 1) ;老年CSDH组临床正确诊断 12例 (12 .2 4 % ) ,CT正确诊断 96例 (97.96 % )。结果表明 :老年CSDH临床特征不典型 ,应重视外伤史的询问 ;老年CSDH血肿范围广泛 ,等密度多见 ,CT检查能及时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多期扫描对肝门胆管癌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在增强后多期螺旋CT扫描对肝门胆管癌 (HC)检出的评价。 方法 :2 7例经病理证实的HC患者 ,采用螺旋CT扫描。所有患者于肝门部作 3~ 5mm增强前、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连续扫描 ,测量同一层面不同时段肿瘤 肝密度差 ,对其作定量分析 ,评价肿块检出率及螺旋CT判断肿瘤累及范围的准确性。 结果 :①平扫发现肝门肿块 8例 (30 % ) ,双期 2 1例 (78% ) ,动脉期 1 9例 (70 % ) ,门脉期 1 1例 (4 0 % ) ,延迟期 2 5例(93% ) ,双期与延迟期肿块检出率无显著差异 (P >0 .1 ) ;②不同时段扫描肿瘤 肝密度差为 :动脉期 (2 7± 8)HU ,门脉期 (1 0± 8)HU ,延迟期 (32± 1 0 )HU。动脉期与延迟期肿瘤 肝密度差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门脉期与动脉期及延迟期肿瘤 肝密度差有显著差异 (P <0 .0 1 ) ;③螺旋CT判断HC肿瘤累及范围的准确率为 4 0 %。 结论 :肝门部薄层螺旋CT双期动态扫描有助于HC肿块的检出 ,延迟期扫描能提高肿块的检出率。但螺旋CT判断肿瘤累及范围尚欠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