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影响坐位调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即刻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5例采用坐位调膝法治疗的KOA患者,采用SPSS 21.0软件对可能影响该法疗效的10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疼痛程度、日常活动程度、影像学K-L分级不同水平之间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轻度疼痛比较,疼痛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的KOA患者疗效较好[OR=5.54,95%CI(1.44,21.34);OR=7.62,95%CI(1.46,39.86)];与日常活动程度为轻度比较,日常活动程度为中度或重度的KOA患者疗效较好[OR=13.21,95%CI(3.26,53.61);OR=13.48,95%CI(2.42,75.01)];与在影像学分级0级比较,Ⅳ级患者的疗效差[OR=0.10,95%CI(0.01,0.77)]。结论:日常活动程度、疼痛程度及K-L分级是影响坐位调膝法治疗KOA疗效的因素。疼痛程度越严重,日常活动程度越差,K-L分级越低,坐位调膝法治疗KOA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分析挖掘《圣济总录》(简称《总录》)中膏摩方的用药特色,提炼其用药规律。方法将《总录》中52首膏摩方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运用SPSS、WEKA统计学软件,通过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的方法总结《总录》中膏摩方的用药规律和用药特色。结果《总录》中膏摩方的核心药味为川芎、蜀椒、附子、当归、细辛和肉桂,符合"诸风门"和"诸痹门"膏摩方的用药特点。结论《总录》中膏摩方用药有157味,主要集中于清热药、解表药、温里药和活血药,占总频次的比例的52.76%,这与其治疗疾病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3.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治疗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五物甘草生摩膏方雏形见于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唐代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也收录了此方;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和《圣济总录》系统总结了宋以前的医学成就,皆收录了五物甘草生摩膏方,名称略有不同;清代医家张璐所撰的《千金方衍义》明确提到诸药合用有实皮腠肌肉的作用。五物甘草生摩膏方由甘草、防风、雷丸、白术、桔梗5味药物组成,共奏扶正祛邪之功。本方的现代临床应用,尤其是对原方的开发利用,仍未受到重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膏摩,即用不同药膏作为介质,以增加疗效的一种推拿方法。膏摩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家对其均有研究,是推拿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近30年来的200篇关键词为膏摩的文章进行综述,分析膏摩中膏剂、药酒、油剂、粉剂、水剂和新剂型在临床上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5.
膏摩疗法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临床外治法的一种,历来医书多有记载。但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膏摩这一传统疗法逐渐不被临床所重视。通过阅读《圣济总录》中膏摩剂的分布规律,总结出膏摩疗法的治病规律及原理,明确其适应证,为现代临床应用膏摩疗法提供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颈项痛""头痛""项强""眩晕""肩臂痛"等病症范围,名老中医推拿治疗本病众家纷纭,本文以国医大师、各省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为研究对象,从手法指导原则和手法特色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旨在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特色手法,提高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坐位调膝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KOA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理筋推拿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坐位调膝法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即刻有效率80.00%、对照组为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WOMAC总分、疼痛、僵硬、日常活动程度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即刻疼痛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步长、步幅、摆动相、双支撑相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调膝法即刻疗效优于传统理筋手法,对疼痛改善明显;4周后更能改善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