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习惯性流产     
习惯性流产,多数是由脾虚气弱引起,临床上或兼血虚、气滞,或兼湿热者较为多见。治疗原则以补脾安胎为主,有兼证则兼治。脾弱血虚者,用泰山盘石散;血虚而挟湿者,用当归芍药散;气滞者,用保产无忧方,均有效验。但有少数病例属肝胆火旺者,倘用上述方  相似文献   
2.
蛇尿入眼     
患者×××,男,邕宁县五塘公社人。1974年9月初诊。自诉两天前因捕捉眼镜蛇不慎被蛇尿射入右眼,当即感觉疼痛异常,眼睑肿胀,不能张眼,两天来,经用生理盐水及清水冲洗,肿痛未减。我接诊时,症如上述,即拟用清热解毒法为治。处方:鲜黄花九里明(菊科,又名千里光)四两,鲜地  相似文献   
3.
正短暂的间歇性剧烈运动可对腰围和心脏带来好处。最近几十年的体育运动员会在他们的日常训练中增添短暂的高强度训练,这种训练方法被称为"间歇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在赛场上的表现。而且这种方法现在正被大众所接受,并得到了对各种人群(包括心脏病患者)带来健康益处的新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 1966年~1982年,我们应用自拟复方香鱼合剂在门诊治疗外感发热6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660例中,男339例,女321例;年龄在3岁以下者60例,4~7岁120例,8~17岁240例,18~54岁230例,55岁以上10例;体温:37.5~38.5℃211例,38.6~39.5℃263例,39.6℃以上186例;病程:发热2天以内就诊者368例,发热3天以上就诊者254例,低热1周以上就诊者38例。二、处方组成及用法细叶香茶菜(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20克,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b.)1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过  相似文献   
5.
有的中药要炒的和炙的,其主要目的是:1、把质地坚硬的药材使之松脆,便于制剂和服用。2、提高疗效,或改变药性,或起到矫味矫臭作用。3、消除或减低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如炒麦芽、扁豆能增强健脾作用,炒山栀子能减低寒性,蒲黄、地榆、干姜、荆芥等炒成炭存性能增强止血作用,穿山甲、龟板炒黄使除去腥气并使酥脆,易于捣碎和易于煎出药味,姜汁炒竹茹、黄连  相似文献   
6.
<正> 李某,男,56岁,1990年12月24日初诊。患者于1990年6月因口渴欲饮、小便量多在某县送院治疗半年无效(用药不详),于1990年12月22日到某部队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21.65mmol/L,餐后血糖38.46mmol/L,尿糖(++++),诊为糖尿病而到我科诊治。刻诊:口渴欲饮,饮不解渴,日饮水量5000ml以上,消谷善饥,日进食量约1kg,  相似文献   
7.
中药的性、味、功用是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一套指导用药的规律。药性具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性质,根据作用于人体后发生的不同反应和治疗效果来确定的。其特点是:对象在人,用以调整人体阴、阳的偏胜或偏衰的。药味具有辛、甘、苦、酸、咸五种不同的味(指药效上的差别),它主要是由味觉器官直接辨出来,另方面则是根据临床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