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就诊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作米非司酮观察组和去氧孕烯炔雌醇观察组各40例。患者进行刮宫术后,米非司酮观察组于手术后第2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10 mg,1次/d,持续服用30 d。去氧孕烯炔雌醇观察组在术后的第5天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1片/次,1次/d,连续服用21 d为1个周期,第1个周期结束后于停药撤退性出血后的第1天开始又服用去氧孕烯炔雌醇,即开始第2个周期,连续3个周期为1个疗程。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米非司酮观察组治愈率100.0%、复发率7.5%、闭经率42.5%、规则月经占50.0%,去氧孕烯炔雌醇观察组分别为100.0、10.0%、42.5%、50.0%。米非司酮观察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11.94±2.51)mm,停药后为(5.24±1.52)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去氧孕烯炔雌醇观察组子宫内膜平均厚度为(12.09±2.61)mm,停药后为(7.98±1.89)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雌二醇(Estradiol,E2)和孕酮(Progesterone,P)的水平均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米非司酮观察组中有13例患者发生了轻度的心烦、多汗及潮热等的围绝经期表现,不需采取特殊处理,另外还有2例患者的肝酶上升并在停药后恢复,8例出现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去氧孕烯炔雌醇观察组有4例体重轻度增加。结论米非司酮与去氧孕烯炔雌醇这两种药物可有效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米非司酮更适用于已快要绝经的患者,而去氧孕烯炔雌醇更适用于围绝经期早期的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筛查中不同采血方法和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实验组834例新生儿,选择足跟内侧的足底内静脉及足跟外侧的小隐静脉分支处,选用改良后的笔式采血针采集血标本;对照组813例新生儿,选择足跟两侧随意部位,选用一次性采血针采集血标本.[结果]两组采血一次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采血方法和采血针,能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对照组内服迪银片。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60例基本痊愈35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对照组60例基本痊愈2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15例,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是治疗银屑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对促进自然分娩及缩短产程的作用。方法选取1800例正规产前检查初产妇,将入选者按时段分为对照组(2016年6月~12月,按时产检常规指导孕期注意事项及分娩,n=900)与观察组(2017年1月~6月,在常规产检及分娩的基础上进行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n=900),对干预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率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且产时用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产妇分娩时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均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此外,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及产后出血率较对照组明显要低(P0.05)。结论晚期分娩球运动锻炼能促进自然分娩,缩短产程,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报告了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6例地震所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监测血电解质和血氧饱和度,保持血液动力学稳定,预防感染,并做好血管通路的选择、抗凝监护和液体管理.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本组4~5 d后肾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醋酸染色后肉眼观察( VIA)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宫颈癌筛查三种方案实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VIA、HPV和TCT对946例女性进行筛查,任何一项存在阳性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加宫颈四象限活检及宫颈管刮术,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病理组织学结果≥CINⅡ为阳性.结果 三种筛查方案灵敏度(73.1%、96.2%、88.5%)和阴性预测值(99.1%、99.9%、99.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TCT的特异度(97.5%)和阳性预测值(50.0%)明显优于HPV( 93.5%、29.4%),HPV优于VIA( 87.0%、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1.34、26.00、22.17、8.28,均P<0.05):HPV筛查方法发现真正的患者与非患者的总能力最强,TCT次之,VIA最差;VIA费用最低.结论 尽管肉眼观察技术存在较高的漏诊和误诊,但其成本低廉,就成本效果分析与HPV及TCT方案相比仍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复方卡力孜然酊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观察复方卡力孜然酊局部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将门诊确诊的局限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复方卡力孜然酊组80例,甲氧沙林溶液组80例,两组均局部应用,日3次,每月观察1次,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复方卡力孜然酊组痊愈23例,显效30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6.1%;甲氧沙林溶液组痊愈17例,显效24例,有效16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9.2%,P>0.05。色素再生时间复方卡力孜然酊组早于对照组。复方卡力孜然酊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该药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征的心理护理干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征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26名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征患者的心理状态,在对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及降压、解痉、镇静、预防抽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研究表明,26名孕妇SCL-90因子中,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症状等项目是本组孕妇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在治疗的同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26名患者血压、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20例产妇治愈出院,6例产妇血糖、血压控制稳定,好转出院。结论:妊娠糖尿病合并妊高征患者应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尽早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剂量催产素联合间苯三酚在终止孕41~41+6周妊娠中的效果。方法住院分娩孕41~41+6孕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组催产素用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比较2组用药后6、12、24h宫颈Bishop评分,用药24h内临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6、12、24h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7.0±0.3)、(7.2±0.4)和(7.5±0.8)分,对照组分别为(6.0±0.1)、(6.2±0.2)、(6.8±0.5)分,2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药24h内临产率(82.53%)高于对照组(53.97%)(P〈O.01);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50±20)mL、新生儿Apgar评分(9.89±0.11)分、羊水污染8例,对照组产后出血量(155±20)mL、新生儿Apgar评分(9.88±0.12)分、羊水污染9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剂量催产素联合间苯三酚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用于终止孕41~41+6周妊娠效果优于单纯小剂量催产素引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的联合用药方案预防治疗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疗效,寻求对产后出血较好预防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广东省高要市人民医院住院行剖宫产术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6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A组)85例,胎儿娩出后即于子宫壁肌层内注射缩宫素20 IU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B组)80例,胎儿娩出后即于子宫壁肌层内注射缩宫素20 IU,术毕予米索前列醇600μg纳肛。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出血量,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剖宫产术中、产后24 h的出血量及其产生的不良反应A组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于子宫壁肌层内注射缩宫素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优于缩宫素加米索前列醇方案,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小,为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较好预防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