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我院著名老中医许公岩教授年近九旬,治医七十载,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对咳喘病的诊治尤为擅长,辨证精当,见解独到,善用小方,疗效卓著.兹举肺心病治案2则,以观一斑。例1 肺心病(寒湿阻肺型) 常某,男,40岁。1974年1月28日会诊病例。因咳喘反复发作30余年,加重伴心悸浮肿10年余入院。患者自幼起每年秋冬咳嗽痰多。1963年后不分季节经常发病,病情加重,心慌气憋不能平卧,下肢浮肿,曾3次出现腹水,同年作肺大泡切除及心导管术。1974年1月感冒后上症复作而诊入院。入院诊断: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肺功能代偿期),②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入院后经中西医结  相似文献   
2.
<正> 治喘当"安五脏、养肺气"是着重以脏腑学说为根据来阐明喘症的发病规律、证候特点及其治疗原则,对喘症的辨证论治具有指导意义.现结合临床略陈管见.治喘"安五脏"的源流《内经》首先指出五脏均有喘症,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疼,汗出;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素问·经脉别论篇》说:"夜行则喘出于肾,淫气病肺,有所坠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淫气伤心,度水跌仆,喘出于肾与骨";张仲景在《内经》基础上,着重以脏腑为纲,总结了五脏辨证治喘的诊治方药,将理论与临床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嗣后,历代不少医家为了执简驳繁,论其因而侧重分外感与内伤,论证多侧重别其虚实、寒热等进行论治,并作了不少补充与发  相似文献   
3.
<正> 支气管扩张是以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种常见难治病症。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体会,对其病机及辨治,试作如下探讨。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约而言之,不外是外邪犯肺,病住以肺为主,病久可由肺及脾,累及于肾,甚则影响它脏与全身;病由阳及阴,而致阴虚肺燥;由气及血,而致气滞血瘀;病由实致虚,而致虚中夹实,随着病情发展而发生它症。从临床实际来看似可从寒、湿,痰、热、瘀、虚来说明其病因病机。  相似文献   
4.
藿朴夏苓汤出于清代石寿棠编著的《医原》一书,是医治湿温偏湿的有效方剂。近年来我们以本方加减治疗湿温病初起发热,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剂组成与加减、适应证与典型病例等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方剂组成与加减 1.主要药物藿香佩兰荷叶淡豆豉法半夏厚朴杏仁白蔻生薏仁茯苓竹叶栀子黄芩黄连 (方中前三味药以鲜者为佳,用干品量应减半) 2.辩证加减若兼风者(汗出恶风)加防风、生姜;兼寒者(无  相似文献   
5.
<正> 甘草是中医传统常用药物之一,医家在临床上应用向来认为安全有效。但近年来国内外陆续报道甘草有毒副作用,主张限制使用,我们认为值得进步一探讨。现结合临床实践,浅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正于同道。一、关于甘草的作用与前人传统使用的回顾:《神农本草经》指出甘草:“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肿,解毒。”盖甘草味至甘,性平和,故以其味至甘而得名。甘与甜字虽字义相近,但“甘”字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近10余年来,有关中草药注射剂的制剂研制和临床应用进展概况加以综合介绍如下:制剂研制我国对中草药注射剂的试制已有较大的发展,在短短十多年内,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方到复方,从单体到全成份,从肌注到静脉注射的发展与演变过程。研制注射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医急症治疗的需要,以便提高中医急症抢救的水平,故一般制剂选方主要是从临床实际出发,着重以中医传统经验的有效古方为基础而进  相似文献   
7.
<正> 干咳是指咳逆乏痰、喉干咽痒的咳嗽。素有“干咳嗽者难治”之说。今就其病理机制、临床辨证及施治方药,略陈管见。一、病理机制:关于咳症的病因、病机及治法,笔者曾作过粗浅的论述,兹不复赘。对干咳的成因,前贤曾提出过不同的看法。一是痰郁火邪说,其代表如元代朱震亨谓“干咳嗽者难治,此系火郁之证,乃痰郁火邪在肺中”;二是肺津不足说,其代表如明代张介宾说“盖干咳嗽者,以肺中津液不足枯涸而然”;三是火热说,其代表如清代喻昌指出“干咳无痰,火热内壅,首用四物桔梗汤开提之”;四是燥气郁说,如清代雷丰认为  相似文献   
8.
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我们用中药“感冒合剂”对71例感冒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就“感冒合剂”的某些作用原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将结果介绍如下。一、病例选择和病情分级  相似文献   
9.
<正> 干咳是临床常见而难治的一类病证。关于干咳的辨证施治,笔者曾在本刊1986年5期作过探讨。本文仅联系临床实际,谈谈临证辨治的粗浅体会。主要治法根据干咳的成因多与火热、阴虚、津亏、肺燥等有关,治疗上当分别采用清肺、养阴、生津、润燥等法。(一)清肺:外感初期或温热病后期,由于热邪犯肺或余邪未尽,常呈现干咳乏痰,咽痒不适,甚或热毒偏盛而咽喉肿痛,咳声嘶哑,口苦干渴,舌苔薄黄,脉浮略  相似文献   
10.
<正> 王为兰老中医是北京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年逾七旬,业医六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精于辨治内科各种病症。对于内伤偏头痛的辨治,在临证时常用散偏汤化裁,每获良效。今介绍验案二则如下。例1 肖某,男,46岁,1982年5月6日初诊。患者近月来因与街坊发生口角,恼怒生气,闷闷不乐,日久不解而头晕头重。近日突然左偏头痛,时轻时重,重者则头痛剧烈难忍,烦躁易急,睡眠不安,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弦滑。血压18.1/1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