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不同粗细毫针针刺"足三里"穴位的镇痛效应。方法:建立实验性胃痛大鼠模型,分别使用粗细毫针针刺"足三里",观察大鼠扭体反应并检测镇痛物质脊髓强啡肽的表达情况。结果:1治疗后15min内,细针组及粗针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P﹤0.05);2在治疗后15min内,细针组、粗针组大鼠扭体反应次数差异不明显(P=0.723),在治疗后15~30min内,粗针组出现扭体次数明显少于细针组(P﹤0.05);3针刺治疗后,细针组、粗针组大鼠相应脊髓节段的强啡肽浓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4治疗后粗针组大鼠相应脊髓节段强啡肽浓度明显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粗细针针刺"足三里"对胃痛均有镇痛效应,且粗针镇痛效应强于细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