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针刺治疗退行性跖趾关节炎20例林志苇(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362000)退行性跖趾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畸型,局部微肿,按压或行走时疼痛加重,休息后疼痛缓解。笔者以针刺方法治疗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0例均为绝...  相似文献   
2.
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大椎、关元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以及任督脉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治疗上的指导意义。方法:将42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单盲分为常规(循经取穴)组、常规加大椎组和常规加关元组进行治疗观察,采用u检验评定比较各组间疗效。结果:加大椎组和加关元组的治愈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有效率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椎、关元可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愈率,调节任督、温补阳气可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伤寒论》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一部辨证论治经典著作 ,被后人称为“活人之书”、“方书之祖” ,为历代医家推崇备至、研究不舍。从历代对《伤寒论》研究著作 170 0余部 ,到近现代数千篇论文 ,多侧重经方的研究 ,然对其针灸学术精髓探讨不多 ,现就《伤寒论·太阳病》篇 2 0条针灸条文所阐述的针灸宜忌、立法处方、取穴规律等探析于下 :1 太阳病宜针慎灸观《伤寒论》太阳病篇 178条 ,其中专论火灸 8条、有关温针 5条、针刺 7条。张仲景在本篇中详细地论述了太阳病采用火灸方法导致的热盛内攻、亡阴亡阳等变证 ,对火灸多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4.
林志苇  黎健 《中国针灸》2002,22(11):20-28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当今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针灸医学在该病防治方面有很大潜力。总结国内外针灸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近况,为临床科研提供参考依据和思路。方法:综合相关文献30篇,反映针灸在提高骨质疏松症内分泌性激素水平、调节骨代谢,增加骨密度、缓解疼痛等方面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论证“肾主骨”理论的科学性。结论:针灸可防治骨质疏松症,补肾健脾是最重要的治法。结论: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5.
吕俊玲  林志苇 《北京中医药》2007,26(12):816-817
慢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复杂,但最终都会造成腰肌损伤,肌肉功能的下降.腰背肌功能下降导致肌肉活动能力下降,进-步导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而肌肉废用萎缩所致的变化可导致腰背痛症状的进一步加重,使得活动更加减少,以致成为恶性循环[1].故在慢性腰痛治疗中,腰背肌肌肉功能的康复训练是很关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乐力组和埋线乐力组进行临床治疗6个月,记录各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腰2-4、左髋部骨密度值,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疼痛评分:埋线组和埋线乐力组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1);乐力组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埋线组、埋线乐力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2)骨密度:埋线组、埋线乐力组治疗后腰、髋部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埋线组髋Nect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埋线乐力组髋Nect、ward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1);乐力组治疗后腰、髋部降多升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埋线组、埋线乐力组分别比较,髋Nect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肾俞穴位埋线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和骨密度减少均有明显疗效。口服乐力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疼痛和骨密度减少均无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脾肾龠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4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脾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物及治疗方法,连续治疗观察3个月.比较治疗观察前后血清骨钙素及尿Ca/Cr比值.结果 ①埋线组治疗后血清骨钙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血清雌二醇(E2)、睾酮(T)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探讨脾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60名,随机分为埋线组和针刺组各30例,连续治疗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清E2、T和PTH。结果:①E2、T:两组治疗后血清E2、T均升高,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②PTH:两组治疗后血清PTH均无明显变化,较治疗前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脾俞、肾俞穴位埋线或针刺治疗6周都能使原发性骨质疏松妇女血清E2、T升高,对PTH的影响不明显,表明提高血清E2、T是脾俞、肾俞穴位埋线或针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内分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结膜炎】苏××,女,28岁。1990年6月8日诊。患者双目奇痒刺痛畏光,经眼科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外用氢化可的松眼水、利福平眼水、羟苄唑眼水、氯霉素眼水等并口服息斯敏、扑尔敏等治疗一月未效。症见双眼结膜水肿明显、充血、畏光,舌脉正常。遂行双侧风池穴温和灸:取艾条2支,点燃后对准风池穴,距皮肤1~  相似文献   
10.
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年骨折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苇  潘文谦 《中国针灸》2010,30(4):282-284
目的:探讨肾俞穴位埋线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1-2003年采用肾俞穴位埋线和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70例进行随访调查,分析其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和5年骨折发病率。结果:穴位埋线组治疗后腰、髋部骨密度均有提高,与药物组比较,股骨颈、股骨大粗隆部骨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穴位埋线组5年骨折率为2.1%(1/48),明显低于药物组的18.2%(4/22)(P0.05)。结论:肾俞穴位埋线治疗能提高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并明显降低5年骨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