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治疗低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50例低危MDS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沙利度胺环孢素A,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TNF-α水平.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疗效、治疗前后血清VEGF、TNF-α水平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利度胺联合环孢素A能够改善MDS病情,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叶健波  林东源  李剑军 《内科》2014,(6):738-740
胰岛素持续皮下注射治疗可以通过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24 h持续地输入基础胰岛素及餐前负荷量,能够快速控制血糖,解除高血糖毒性作用。胰岛素在减少血糖波动、降低低血糖风险、延缓远期并发症发生、改善治疗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及减少胰岛素用量,控制体重增加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已成为糖尿病患者临床上较普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胶囊1#po Tid 结果:治疗8周后,羟苯磺酸钙胶囊对改善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5%。较对照组54%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率为53.3%,较对照组16.6%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疗效,且可以改善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5.
将70例首次诊断的T2DM随机分为优泌乐25组和诺和锐30组,治疗8周。结果:优泌乐25治疗的2hPBG、FBG、HbA1c、夜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用量及体重变化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泌乐25与诺和锐30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杨雨平  林东源  叶建波  林华征  杨吉 《西部医学》2018,30(10):1456-1461
【摘要】 目的 探讨α 硫辛酸用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2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α 硫辛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对所有患者进行TS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血清Apo a、sVCAM 1、8 ISO PGF2α水平以及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清Apo a 水平较高,TSS评分与血清sVCAM 1、8 ISO PGF2α水平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血清Apo a 水平较高,TSS评分与血清sVCAM 1、8 ISO PGF2α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α 硫辛酸可通过降低氧化应激、调节代谢紊乱、改善血管内皮炎症损伤等多重机制,降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sVCAM 1、8 ISO PGF2α水平,增加血清Apo a水平,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神经传导速度,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来自国际糖尿病联盟(IntemationalDiabetes Federation,IDF)估计,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将达到6.3%(33.4亿人)。据国家卫生部调查显示,中国每天约新增3000例,每年约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区,作为糖尿病的后备者一糖耐量受损的人群超过了糖尿病患者的数量。目前我国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甲钴胺联合红外线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甲钴胺联合红外线治疗组(A组)和单纯甲钴胺治疗组(B组),两组患者均静脉推注甲钴胺1mg,1次/d;A组在此基础上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处:50~60Hz,150VA,20min,1次/d。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A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均改善,A组改善较B组明显(P〈0.05)。结论甲钴胺联合红外线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显示,近年来,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若未及时治疗,易对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造成危害,医学研究内容显示,糖尿病患者具有多种慢性并发症,例如神经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等,上述并发症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可能和氧化应激、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遗传易感性等多个方面因素密切相关,为了探讨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因此,该院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病机制进行相关综述。  相似文献   
10.
选择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饮食、运动方面等指导治疗,治疗组口服消渴丸,对照组口服格列奇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90%,两组间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h2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丸治疗T2DM能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