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 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和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2μL,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经Reaxys数据库检索番荔枝属类化合物信息,通过质谱信息比对各化合物的m/z值、保留时间、质谱特征碎片等,并结合文献数据对鉴定的化合物进行验证。结果根据各化合物的特征裂解规律,从刺果番荔枝叶中共鉴定出45个化合物,包括16个生物碱类,14个番荔枝内酯类,7个黄酮类和8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以番荔枝内酯类和生物碱类成分居多,与文献报道番荔枝内酯与生物碱类化合物是发挥抗癌的主要活性成分一致。结论利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对刺果番荔枝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快速、准确的定性分析,为刺果番荔枝叶的提取分离与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环甲膜联合喉室入路切除T1b声门型喉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声门型喉癌(T1bN0M013例、T1bN1M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环甲膜联合喉室入路切除肿瘤,室带下拉修复声带,带状肌肌膜内翻扩大喉腔,分析术后随访复发情况、拔管率、声嘶情况、声门形态、吞咽情况等.结果 16例患者中除1例术后局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同期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加颏前移术治疗OSAHS的近期疗效。方法:将40例OSAHS患者分A、B组,A组行UPPP加颏前移术,B组行UPPP。术后6个月行多导睡眠监测,比较术前、术后的变化。结果:A组有效率为100%,B组有效率为85%。A、B组术后AHI、LSaO2及嗜睡评分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同期UPPP加颏前移术治疗OSAHS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氟中毒大鼠肝脏胆固醇代谢基因m 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按照体重均衡的原则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氟中毒组、低剂量色素干预组和高剂量色素干预组。对照组饮用自来水(F-浓度为0.4536 mg/L),饲以普通饲料;氟中毒组、低剂量色素干预组和高剂量色素干预组均饮用含氟化钠的自来水(F-浓度为100 mg/L),分别饲以色素含量为0、5和10 g/kg的普通饲料。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血清TC、TG、HDL-c和LDL-c含量;RT-PCR法检测大鼠肝脏HMG-Co AR、CYP7α1和LDLr m RNA的表达。结果氟中毒组血清TC为(1.39±0.24)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3±0.15)mmol/L(P<0.05);与氟中毒组相比,低、高剂量色素干预组血清TC含量分别降低了10%和4%,LDL-c分别降低了16%和4%。高剂量色素干预组肝脏CYP7α1和LDLr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95±1.97)和(1.59±0.62),分别高于氟中毒组的(1.25±0.77)和(1.13±0.37)(均P<0.05)。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可上调氟中毒大鼠肝脏CYP7α1和LDLrm 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与肌肉减少症之间的关系,并构建联合模型预测腹腔内感染风险。方法:收集383例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在手术前收集并测量诊断肌肉减少症的三要素,包括腰椎骨骼肌指数、术前握力和步行速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影响腹腔内感染的因素。构建由独立风险因素组成的联合预测模型,以量化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结果:383例患者中,有93例被诊断出肌肉减少症,而44例被诊断出腹腔内感染。Logistic分析表明,肌肉减少症、肿瘤大小、年龄是 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感染的独立预后因素(P <0.05)。腹腔内感染的联合预测模型能够可靠地预测及量化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风险(一致性指数为0.710)。结论:术前肌肉减少症是结直肠癌术后发生腹腔内感染的的独立预测因子。本联合预测模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工具,可量化腹腔内感染的个体风险,用于识别高风险患者。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是一味传统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雷公藤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并根据质量标志物的定义结合雷公藤的传统药效、传统药性、临床用药新用途、可测成分、入血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分析,对雷公藤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以期为雷公藤药材质量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锰对雄性小鼠睾丸Nrf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索锰致雄性生殖障碍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锰组、高锰+叔丁基对苯二酚(t BHQ)干预组和高锰+异烟肼(INH)干预组。对照组、高锰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t BHQ干预组皮下注射50 mg/kg t BHQ,INH干预组皮下注射100 mg/kg INH。2 h后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三组腹腔注射50 mg/kg Mn Cl2。注射容量均5 ml/kg,持续4周。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组织形态改变;Western blotting测定睾丸组织内Nrf2、SOD2及GPx-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锰组小鼠睾丸组织形态出现损伤;与高锰组比较,t BHQ干预组小鼠睾丸组织形态损伤出现恢复;INH干预组损伤加剧。与对照组比较,高锰组睾丸组织内Nrf2、SOD2及GPx-1的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9.14%、49.42%、39.06%;与高锰组比较,t BHQ干预使上述指标恢复,Nrf2、SOD2及GPx-1分别升高35.77%、31.77%、41.52%;INH干预使之加剧,Nrf2、SOD2及GPx-1分别下降32.71%、14.65%、40.31%。结论锰暴露可通过干扰Nrf2信号通路,造成睾丸组织病理损伤,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对氟中毒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离乳健康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动物室适应性喂养1周后,按体重均衡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亦雌雄各半,分别为对照组、氟中毒组、低剂量色素组和高剂量色素组。对照组饮普通自来水,饲普通饲料,其他3组饮含F-100.00 mg/L的自来水;氟中毒组饲普通饲料,低剂量色素组和高剂量色素组分别饲含玉米紫色植株色素为5 g/kg和10 g/kg的普通饲料,实验周期为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抗氧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染氟组大鼠血清、尿液和肝组织中的F-含量显著增高(P0.01);氟中毒组大鼠血中MDA含量(4.27±1.65 nmol/ml)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3.34±1.08nmol/ml)和低剂量色素组(3.19±0.81 nmol/ml)(P0.05、P0.01),氟中毒组大鼠血中GSH-Px含量(1 295.68±240.84酶活力单位)低于低剂量色素组(1 462.25±341.01酶活力单位)(P0.05);氟中毒组大鼠肝脏MDA(2.60±1.53 nmol/m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1.87±0.78 nmol/mgprot)(P0.05),低剂量色素组和高剂量色素组大鼠肝脏GSH(4.15±1.39和4.61±2.11 mg/gprot)均高于氟中毒组(2.90±1.36 mg/gprot)(P0.05,P0.01)。结论玉米紫色植株色素可提高氟中毒大鼠机体组织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9.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是全球最常见的6种癌症之一,很多晚期患者因肿瘤复发或对化疗药物耐药而死亡。努力开拓治疗HNSCC新策略,对于HNSCC患者的预后具有重大意义。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的宏观自噬形式,通过相关通路蛋白或者药物调控减轻氧化应激和预防癌的发生,又或者在一些不利条件下促进肿瘤细胞的存活。目前大量研究证明,线粒体自噬是控制癌细胞质量的关键因素,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线粒体功能障碍促进细胞癌变;线粒体自噬功能失调可诱导癌细胞凋亡;新型药物的出现开拓了靶向线粒体治疗肿瘤的新方法,线粒体自噬对于肿瘤的防治展现出巨大潜能。论文将从线粒体自噬的调控机制、线粒体自噬与肿瘤的关系、HNSCC防治及临床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HNSCC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和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TCMSP)数据库筛选川芎的活性成分及质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在DrugBank和DisGeNET数据库筛选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靶点。通过STRING构建靶点蛋白互作网络,运用Cytoscape绘制网络并进行拓扑学分析。使用Omicshare对相关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与KEGG富集分析。运用DockThor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获得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167个相关治疗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分析发现钙敏感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等46个靶点为核心靶点。GO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在生物过程、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多方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川芎可能通过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多条代谢通路来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结论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证实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具有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特点。预测了川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为其后续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