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儿童白血病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研究进展,靶向治疗研究及临床新药应用的进展,使儿童急性白血病成为是有治愈希望的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疾病的特点加上长时间、大剂量的化疗,并长期住院,患儿极易发生血流感染,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FQ-PCR定量检测铜绿假单胞菌oprI基因的方法在快速诊断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及快速判定抗生素体内疗效中的作用。方法(1)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菌株并行药敏实验,找出敏感药物(丁胺卡那霉素)及非敏感药(苯唑西林钠)。(2)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取不同浓度的菌液尾静脉注入,于实验开始0h、12h、24h、48h各组分别麻醉6只大鼠,采血作血培养、FQ-PCR。(3)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治疗组、处理组和对照组,均给予1×10^9CFu/ml尾静脉注入。随后治疗组立即给予敏感抗生素;处理组立即给予非敏感抗生素;对照组同时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均于尾静脉注入。各组于首次注射后0h、12h、24h、48h分别麻醉6只大鼠,采血作血培养、FQ-PCR。结果(1)1×10^9CFu/ml、1×10^8CFU/ml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阳性,FQ-PCR检测,均为阳性。(2)1×10^7CFU/ml、1×10^6CFU/ml组0h、12h血培养均为阳性,1×10^7CFU/ml组24h血培养为阳性,48h为阴性,而1×10^6CFU/ml组24h、48h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1×10^7CFU/ml组0h、12h、24h为阳性,48h为阴性。1×10^6CFU/ml组0h、12h、为阳性24h、48h为阴性。(3)1×10^5CFU/ml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均为阴性。(4)处理后对照组、处理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阳性,而处理后治疗组各时间段血培养均为阴性。FQ-PCR检测三组各时段均为阳性。结论(1)FQ-PCR诊断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与传统细菌培养比较其特异性吻合率达100%,虽灵敏度并未增加,但诊断时间明显缩短。(2)有效抗生素治疗后,运用FQ-PCR诊断灵敏度明显高于细菌培养。(3)利用FQ-PCR检测铜绿假单胞菌oprI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可能有助于抗生素体内敏感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基因在儿童白血病中的表达,分析FHIT基因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探讨FHIT基因在儿童白血病中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白血病的儿童51例作为白血病组,同期本院非白血病儿童1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MCs)中FHIT基因的mRNA表达。【结果】白血病组FHIT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4.90%VS100.00%,P〈0.05);白血病缓解组FHITInRNA表达阳性率为66.67%,对照组FHITmRNA表达阳性率为100.00%,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白血病组FHITmRNA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治疗阶段组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高肿瘤负荷组FHITmRNA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低肿瘤负荷组(33.33%VS66.67%,P〈0.05)。【结论】FHITmRNA在儿童白血病中低表达;FHITmRNA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性别、年龄、白血病类型、治疗阶段的白血病儿童间无差异;高肿瘤负荷的白血病患儿FHITmRNA表达阳性率低于低肿瘤负荷患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研究方法,比较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奇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3.3%和8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而红霉素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0%和7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结论:阿奇霉素的临床疗效与红霉素相似,而其不良反应较红霉素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皮质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对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白介素16(IL-16)和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  收集60例确诊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初次就诊收集所有患儿及A组患儿治疗结束后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检测A组患儿治疗前后和B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6和IL-18水平。结果  A组患儿血清IL-16为(140.04±28.26)ng/L,高于B组患儿为(75.41±17.56)ng/L(t =10.928,P =0.000);A组患儿血清IL-18为(274.18±36.29)ng/L,高于B组患儿(145.54±33.56)ng/L(t =13.764,P =0.000)。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患儿血清IL-16和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5)。结论  IL-16和IL-18可能参与紫癜性肾炎的发展,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能通过抑制IL-16和IL-18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纤维支气管镜对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治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术在小儿呼吸道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在局部麻醉下,应用Olympus BF3c-40纤维支气管镜对125例病因不明或疗效不佳、反复喘息、慢性咳嗽、肺气肿及肺不张等疾病的患儿进行检查治疗,通过直视下、支气管刷检、活组织检查及肺泡灌洗液的分析,明确病因诊断;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局部注药进行治疗,并对疗效作出评价。结果小儿疑难呼吸道疾病中,病因主要为感染、异物及结核。小于1岁患儿肺不张主要以痰栓堵塞为主,1-3岁患儿肺不张主要以异物为主,3岁以上以结核、异物为主。发生部位:小于3岁患儿中因炎症痰堵所致的肺不张主要发生在上叶,而3岁以上主要发生在右中叶及左舌叶。因异物所致改为肺不张主要发生于1-3岁患儿,以植物性异物为主,左右支气管发生率相当。痰栓及炎性肿块引起肺不张治疗后复张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肺不张,而在异物引起的肺不张中,病程〈2个月的复张率明显高于病程〉2个月者。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可明确儿科呼吸道疾病的部位、性质及病因,对肺不张的诊断有一定的优势,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肺部疾病的疗效,因病因、病史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对感染性疾病疗效好,而与病史的长短成反比。纤维支气管镜具有诊断及治疗双重作用,将广泛应用于儿科呼吸道疾病的诊治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环孢霉素A(Cyclosporine A;CsA)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CsA联合泼尼松治疗26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儿,CsA剂量为3~6 mg/(kg·d),疗程3 ~27(12.69 ±6.44)个月.治疗前后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胆固醇、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CyC)、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等相关生化指标,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26例患儿中激素耐药12例,激素依赖6例,频繁复发8例.治疗后完全缓解16例,占61.54%,部分缓解8例,占30.77%,未缓解2例,占7.69%,总有效率92.31%.观察指标结果:24h尿蛋白定量:治疗前3.01g/24 h,治疗后0.63g/24 h,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胆固醇:治疗前(7.72 ±3.86) mmol/L,治疗后(7.15 ±3.23) mmol/L;尿素氮:治疗前(3.93±1.44) mmol/L,治疗后(4.04±1.27)mmol/L;肌酐:治疗前(33.38±13.16) μmol/L,治疗后(35.64 ±3.53) μmol/L;血清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治疗前(18.96±4.86) u/L,治疗后(20.45 ±5.85) u/L;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抵抗组、激素依赖组及频繁复发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患儿随访至6、9、12、18个月的复发率依次为37.5%、31.25%、18.75%、12.5%.8例患儿停药3~6个月,均无复发.CsA的不良反应依次为多毛、震颤、胃肠道反应等,而治疗期间肝、肾毒性并不明显.结论 CsA联合泼尼松能有效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并可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剂量,至少1年以上维持治疗疗程可明显减少病情复发.  相似文献   
9.
10.
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3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小儿血管炎综合征,累及中小血管,以冠状动脉最显著[1],因其可导致致命性心血管并发症而备受人们重视.本院自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KD 105例,其中检测出支原体抗体(MP-Ab)阳性者31例(占29.5%),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