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择期PCI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是否为发病12小时以内行PCI治疗分为急诊PCI组(30例),择期PCI组(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术后1月平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结果:急诊PCI组平均住院天数缩短,术后1月平均射血分数提高,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高。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白山市中医院防洪排涝党员冲锋在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刊讯]8月5日,吉林省白山市再次遭受暴雨袭击,市卫生局主要领导和白山市中医院党员干部连夜奋战在“月牙泡”河主要险情地段,确保两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3.
TP—ELISA与TRUST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栋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2):151-152
目的研究TP—ELISA和TRUST联合检查梅毒抗体的缺陷。方法对TP—ELISA阳性患者同时进行TRUST试验,自2007年3~10月进行统计。结果TP—ELISA作为初筛方法测得梅毒抗体假阳性偏高,尤对于老年患者。结论TP—ELISA和TRUST联合检测梅毒抗体可增加试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但存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假阳性的问题需要对初筛试验TP-ELISA的试剂改进及TPPA试验常规化。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比较尿激酶与重组链激酶溶栓再通率.方法 收集2006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急诊科就诊符合静脉溶栓要求的AMI病人120例,入院后立即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结果 重组链激酶溶栓开通率高于尿激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组链激酶比尿激酶更值得在STEA-MI溶栓治疗中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杨志栋 《检验医学》2007,22(2):207-208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记忆、认知等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增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很高。近年来AD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知AD的可能病理机制有中枢神经递质代谢异常、能量代谢障碍淀粉样蛋白代谢异常、细胞骨架改变、神经细胞凋亡、自由基损伤等。研究显示,胰岛素抵抗(IR)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这些病变。因此研究IR与AD的关系对探讨AD发生发展的病理过程及其防治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桡动脉穿刺点使用常规加压法与桡动脉止血器法在经桡动脉路径介入治疗术后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Allen's实验确定为阳性的患者2486例按止血方法不同分为三组,两种止血器及绷带加压包扎止血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止血方法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止血器组在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术后2h内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绷带组,两种压迫止血器基本相同.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副作用少的止血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ELISA法测丙肝抗体假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丙型肝炎抗体的假阳性情况.方法 ELISA法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筛选出132例按S/CO和年龄分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 S/CO<3.8.占总阳性率26.2%;S/CO≥3.8,占阳性率73.8%;其中50~80占84例(63%),50岁以下占48例(4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01).结论 用ELISA法测丙肝抗体存在假阳性偏高问题,临床诊断只能作为筛查试验,阳性不能完全证明体内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需做确证试验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慢性进行性记忆、认知等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与增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很高。近年来AD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已知AD的可能病理机制有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疾病的急症,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AMI是指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心肌急性坏死.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产生了新鲜血栓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所致,由此产生的心律失常和泵衰竭是AMI住院病死率的主要原因.AMI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改善AMI的预后,溶栓越早获益越大,最好在接诊1 h内进行.现对120例AMI患者的急诊溶栓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