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炎脏受对鼠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鼠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模型,观察心肌炎胶囊对发病率、死亡率及心肌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心肌炎胶囊能够明显降低鼠心肌炎的发病率、死亡率(P<0.05,P<(0.01),减轻病理改变程度。结论:心肌炎胶囊对鼠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有确切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炎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90例老年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效果。结果:老年性肺炎起病隐匿,肺外表现发生率高,且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本组患者死亡7例,占7.78%。结论:老年性肺炎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伴有基础疾病,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相关蛋白在子宫平滑肌瘤与子宫平滑肌肉瘤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肿瘤发生、治疗与预后监测中的潜在价值。 方法 收集绍兴市人民医院2006年11月—2016年1月进行手术的14例子宫平滑肌肉瘤(平滑肌肉瘤组)与65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组)患者标本。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标本的雌激素受体(ERα、ERβ)、孕激素受体(PR、PR-b)、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比较2组肿瘤各蛋白指标表达的差异,对m-TOR的表达强度行χ2检验。 结果 平滑肌肉瘤患者组织HIF-1α(P=0.011)、Ki-67(P<0.001)、GLUT-1(P=0.028)、m-TOR(P=0.019)表达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而子宫肌瘤组ERα(P<0.001)、PR(P<0.001)、PTEN(P=0.002)的表达显著高于平滑肌肉瘤组;平滑肌肉瘤组m-TOR中高度表达者显著多于子宫肌瘤组(χ2=11.695,P=0.001);其余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α、GLUT-1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中的表达差异为术前利用PET鉴别平滑肌肉瘤患者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依据,m-TOR、PTEN等蛋白在肉瘤与肌瘤中的表达差异对指导治疗及研究预后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炎性介质和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AC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ACS治疗方案,研究组(4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睡前口服。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炎性介质IL-6、TNF-α和MMP-9,并观察治疗前后颈动脉超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IL-6、TNF-α和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但研究组下降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大小、数量、厚度和IMT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虽然斑块大小、数量、厚度和IMT均较治疗前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有抗炎作用,能改善斑块炎症反应,稳定粥样斑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科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为控制其医院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例口腔科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按照就诊时期分为预防前组及预防后组,每组患者各100例,并对预防措施实施前后科室医务人员进行皮肤细菌检测,研究导致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结果预防前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7例,感染率为7.0%,预防后组发生医院感染1例,感染率为1.0%,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口腔器械污染、诊疗环境污染、医用水污染、无菌观念不强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均为导致口腔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医务人员皮肤细菌总数超标预防前组3人,超标率30.0%,预防后组皮肤细菌总数超标率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器械污染、诊疗环境污染、医用水污染、无菌观念不强及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等口腔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医院感染宣教、消毒灭菌工作和医务人员防护意识,以降低感染发生率,确保诊疗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中男14例,女2例,平均年龄(51.3±13.3)岁,病程4~120个月,皮疹泛发、多形、剧痒,伴有一定的系统损害。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甘草制剂有一定疗效,部分患者治疗抵抗。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多见于男性,甘草制剂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普伐他汀用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ISH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应用降压药物,治疗组于此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钠20mg,每晚1次。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脉压(PP)变化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年。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收缩压及脉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脉压下降平均达18mmHg,对照组仅为12mmHg;两组治疗后舒张压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1年内心血管病因住院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脑血管病因住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总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治疗中,普伐他汀类有效、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92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常规使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组于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负荷量300mg,以后75mg,1次/d,随访时间1年,观察两组第1周心绞痛控制情况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用药后第1周心绞痛控制情况及1年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左室平均室壁应力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CHF患者62例,另设15例健康人作对照。血清TNF-α、IL-1β含量测定采用ELISA法。心脏超声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Dd和sd)、室间隔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IVSd和IVSs),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厚度(PWd和PWs),计算左室平均室壁应力(MWS)。结果:CHF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及MWS高于对照组;CHF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与MWS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9,0.458,P均〈0.001)。结论:CHF患者血清IL-1β、TNF-α含量升高,室壁应力增加,它们可能相互作用,共同参CHF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1972年美国病理学家Kerr等首次发现并提出细胞凋亡(apoptosis)的概念[1] ,但在此后的近二十年间 ,细胞凋亡的研究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对参与细胞凋亡调控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有了深入研究 ,认识到可以通过基因调控细胞调亡的可能性 ,细胞凋亡研究才成为当前一个热点。1 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指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条件下受刺激后 ,经过多种途径的信号传递 ,遵循自身程序的一种细胞主动性死亡过程 ,与坏死 (necrosis)不同 ,具有独特的分子生态学 ,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