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7岁.因右腰部疼痛l周于2011年1月10日入院.既往因右肾结石曾行ESWL,排石情况不明.查体:右肾区轻压痛及叩击痛.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右肾盂、肾盏多发结石,以肾盏内为主,最大径1.6 cm,右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扩张,长8.3 cm,宽3.2 cm.放射性核素肾图检查:右肾完全梗阻,注射呋噻米无缓解.IVU检查:右输尿管上段结石,右肾盂输尿管未见显影.  相似文献   
2.
李洁  杨兴智 《山西中医》2010,26(6):35-35
笔者在跟随导师亓鲁光教授门诊期间,目睹吾师治愈多例内科疑难杂症,通过分析其病机和临床症状,发现临床症状存在多重意义和虚假属性,且还有一部分尚待挖掘的“潜证”,兹总结2例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慢性并发症情况,探讨新诊断T2DM的中医证型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按照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内分泌科的门诊及住院新诊断T2DM患者,采集其临床及中医辨证分型资料,按照有无并发症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片治疗肾虚血瘀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0例肾虚血瘀型BPH患者分为治疗组(甲磺酸多沙唑嗪片联合癃闭舒胶囊)和对照组(甲磺酸多沙唑嗪片联合癃闭舒胶囊安慰剂)各30例,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及最大尿流率(Qmax)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脱落2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临床治愈2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7例,剔除3例,总有效率74.1%。治疗后两组患者IPSS、中医证候评分及Qmax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IPSS评分分别为(15.22±2.98)、(18.15±5.88)分,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Qmax分别为(13.56±2.26)、(11.78±2.97)ml/s,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中医证候评分分别为(6.18±2.13)、(9.52±3.15)分,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QOL评分有差异(P=0.038),无法再进行两组治疗后QOL评分比较。结论:癃闭舒胶囊联合甲磺酸多沙唑嗪治疗BPH临床安全有效,可以作为治疗该病的一种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淋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7年9月重庆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清淋合剂组)和对照组(八正散组),两组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中医症状评分及前列腺液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6%,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液常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CPS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淋合剂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湿热下注型)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八正散组方,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与前列腺按摩液(EPS)和前列腺组织中炎症因子白介素-8(IL-8)、环氧化酶-2(COX-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BPH患者,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分为单纯性增生组(30例)和增生伴炎症组(50例),两组均于术前行IPSS评分、EPS中IL-8、COX-2含量测定,术后前列腺组织中IL-8、COX-2的水平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增生伴炎症组EPS中IL-8和COX-2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增生组[IL-8:(15.31±1.22)ng/ml vs(5.89±0.91)ng/ml,COX-2:(371.09±14.99)ng/ml vs(156.96±29.47)ng/ml,P均<0.01],前列腺组织中两组IL-8和COX-2水平差异也显著(0.15±0.00 vs 0.05±0.02,0.13±0.01 vs 0.07±0.01,P均<0.01),IPSS两组差异也有显著性[(25.60±5.03)分vs(18.47±4.97)分,P<0.01];单纯增生组中IPSS与EPS和组织中IL-8及COX-2的表达呈中度相关(r=0.712、0.699、0.623、0.731,P均<0.05);增生伴炎症组中IPSS与IL-8、COX-2的表达呈高度相关(r=0.819、0.879、0.798、0.855,P均<0.05)。结论:EPS中IL-8、COX-2水平能间接反映前列腺组织中IL-8、COX-2水平,通过检测患者EPS中IL-8、COX-2水平并结合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定BPH患者是否合并前列腺组织学炎症。  相似文献   
7.
营卫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对营卫的阐发,内容极为丰富,其精辟的论述,对于中医理论的贯通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试从营卫的生成、循行、生理功能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营卫  相似文献   
8.
笔者认为心神不安是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发生重要病机,临证时在调畅气血的基础上,应考虑从心论治,注重调心安神法,并调畅患者情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慢性并发症情况,探讨新诊断T2DM的中医证型与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按照统一制定的调查表对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内分泌科的门诊及住院新诊断T2DM患者,采集其临床及中医辨证分型资料,按照有无并发症分组,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被纳入的188例新诊断T2DM患者中,有111例存在至少1种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达59.04%。在有慢性并发症组中,合并脂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最高,达61.3%。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WHR、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分泌指数对数值(lnHOMA-β)低下、血流变学异常均为T2DM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新诊断T2DM的中医证型仍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虚证证候比例显著高于实证,气虚证候频率大于阴虚证候,实热证候频率不足20%,两组的虚证证候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证证候中痰湿证(χ2=17.257)和血瘀证(χ2=10.235)的P值均<0.01,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气虚、阴虚、血瘀证呈正相关(r=0.102、0.1070、.118,P<0.05),与痰湿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66,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与气虚证呈正相关(r=0.113,P<0.05),与血瘀证呈显著性正相关(r=0.196,P<0.01)。结论:新诊断T2DM慢性并发症患病率高,知晓率低。"糖毒性"和"脂毒性"可能是加速慢性并发症形成的重要原因,防治应注重多重危险因素的控制。DM慢性并发症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瘀"贯穿T2DM及其并发症始终。"气阴两虚,痰浊瘀血闭阻脉络"可能是DM慢性并发症发生的共同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饮对膀胱癌患者化疗后胃肠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重庆市中医院收治的膀胱癌患者140例均行化疗治疗,随机抽取70例于化疗期间服用丹参饮(观察组),其余7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胃肠道抑制比例,化疗前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指标水平、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水平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结果:化疗后24 h内,对照组Ⅲ~Ⅳ比例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0级比例低于观察组(P0.05)。在72 h内,观察组0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和Ⅲ~Ⅳ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CD8~+水平均较化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CD3~+,CD4~+和CD4~+/CD8~+的变化程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和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水平均较化疗前降低(P0.05)。化疗后,两组患者NK细胞水平均低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化疗时,加服丹参饮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胃肠道抑制,并更好的调节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