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立  杨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02-203
目的:建立妇炎舒片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测定芍药苷(C15H8O6)含量.结果:芍药苷(C15H8O6)在9.8~196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回收率99.72%.结论:所建立的妇炎舒片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将全部14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血清25-(OH)-D含量及肥胖程度分组,对比分析各组糖脂代谢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 25-(OH)-D缺乏组BMI、HbA1c、C-RP及HOMA-IR含量显著高于不足组,而25-(OH)-D及HDL-C含量显著低于不足组(P〈0.05或P〈0.01)。肥胖组25-(OH)-D水平与BMI、WC、FPG等指标呈负相关,与HOMA-β及HDL-C呈正相关;而非肥胖组的25-(OH)-D水平与WC、FPG、HbA1c等指标呈负相关,与BMI、FINS、HOMA-β等呈正相关。HbA1c与C-RP是与缺乏25-(OH)-D密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发生25-(OH)-D含量低下较普遍,25-(OH)-D水平低下与多种代谢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白银市2019-2020年药械化"四项监测"发生的规律与特点, 促进公众合理用药用械用妆。方法回顾性分析白银市2019-2020年上报至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 791例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4 791例不良反应报告中, 药品不良反应占比最大, 2019、2020年分别占34.69%、36.97%;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次之, 2019、2020年分别占9.58%、10.02%;化妆品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占比最小, 2019、2020年化妆品不良反应分别占2.50%、2.71%, 药物滥用分别占2.88%、0.65%。结论应进一步提升白银市药械化"四项监测"能力。白银市药械化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长期药物的化学物理变化,探讨药物的稳定性,为药品的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方法:参照有关中药稳定性试验项下的规定,将血塞通咀嚼片在模拟上市包装的条件下,采用室温留样观察试验方法,对三批样品进行稳定性考察。结果:三批血塞通咀嚼片经室温留样观察试验18个月后。其试验前后的性状和含量无明显变化,鉴别试验均呈正反应。重量差异、微生物限度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血塞通咀嚼片稳定性良好,符合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5.
药品快检车运行情况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彩霞  杨伍 《中国药事》2009,23(3):267-268
目的对进一步提高药品检测车运行效能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分析药品快检车运行中易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结果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积极探索,才能确保快检车正常运行。结论药品检测车为基层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临床上常用的硬膜外腔隙注射配方用药混合后是否发生相互影响而降低各自的有效成分而存在配伍禁忌。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对临床上采用较多的维生素B12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分别组成的4组混合液配方并通过PH测定及高效液相法(HPLC)对药物的理化性质和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各组混合液在室温及36.5℃的恒温下,并未出现沉淀变色,PH值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理化性质稳定。各组混合液的HPLC分析发现,各组分混合液在混合前后峰面积值均无明显变化,且混合液中无新的杂质峰产生。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各组配方药物混合后,理化性质稳定,混合液中各种药物有效成分未改变,未出现配伍禁忌。而其作用对神经痛的治疗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