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2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均经手术治愈。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另1例合并心力衰竭。2例均经主动脉切口采用补片4定点加连续缝合法修复。指出该病术前诊断必须依靠主动脉造影,并强调了经主动脉切口用补片4定点修复连续缝合法修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近年胃癌腹腔内灌注化疗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方法①间断性腹腔灌注化疗:对晚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未切除干净或已合并腹腔内其他部位有转移的患者,将化疗药溶于生理盐水中灌入腹腔,每3wk~4wk为1疗程,一般多采用单一给药,常用药CDDP,5-FU,MMC,MTX,ADM,VP-16等.②持续性温热腹腔灌注疗法(CHPP):日本广泛开展CHPP作为进展期胃癌术后的一种辅助疗法,用一恒温流动驱动装置、管道及腹腔组成一个封闭式的循环灌流系统,常用EL-Reflsc液或生理盐水为灌流液,并加入化疗药,可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灌流液温度维持在42℃~45℃为宜.③腹腔内化疗联合免疫疗法:腹腔内注射OK-432,一次剂量为20KE.结果腹腔化疗可增加药物与腹膜的接触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肿瘤组织直接浸泡在高浓度的药液中,在药物被吸收之前,可透过细胞的脂质膜屏障而被弥散渗入癌细胞与DNA结合而杀伤肿瘤细胞。被部分吸收的药物通过门静脉系进入肝和全身组织,对胃癌伴肝转移者尤为合适.腹腔内游离癌细胞在温热与化疗药物的协同作用下,迅速地发生核固缩或核溶解,对预防胃癌术后复发及有腹膜转移的晚期患者均有较明显的疗效.同时联合免疫疗法,有明显的抗癌活性.结论腹腔化  相似文献   
3.
1962年到1983年22年间共手术治疗小细胞肺癌50例,其中27例切除(包括4例姑息切除),1例手术死亡。手术切除后4例5年以上健在(其中3例10年健在)。剖胸探查者无5年健在病例。Ⅰ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7.6%,10年生存率为  相似文献   
4.
神经肽Y(neuropeptideY,NPY)是Tatemoto等于1982年首先从猪脑组织中提取出的一种含36个氨基酸的多肽,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许多器官。其生理功能复杂,可能与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激素分泌调节、垂体腺瘤发生、平滑肌舒缩、血压、心率、呼吸调节和饮食行为等有关。本文就NPY及其在垂体腺瘤病理生理状态下对垂体激素分泌调节方面进行综述。1NPY结构及其在神经系统内的表达神经肽Y即神经肽酪氨酸,是由3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中有5个酪氨酸残基共存的多肽。在人类及许多动物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内均发现有高水平的NPY表达。它可作为一种神经递质或神经调质。它的作用可被特殊的Y1、Y2、Y3、Y4、Y5、Y6受体所介导[1]。大量动物实验发现下丘脑和正中隆起含有丰富的神经肽Y神经元,许多学者认为调节垂体NPY分泌的位点在于正中隆起的轴突,外层神经末梢可能释放NPY进入门脉血流正中隆起的内层轴突持续进入神经垂体及腺垂体。另有学者发现在正常人垂体前叶也发现NPYmRNA及NPY免疫反应活性物质,不过其含量非常低。因此认为NPY对于垂体激素的分泌调节很可能是通过内、旁分泌直接作用于垂体各轴垂体细胞或与下丘脑释...  相似文献   
5.
癫痫状态(Status Epilepticus)是指持续或反复的癫痫发作所形成的固定和持久的状态。以连续发作持续至少30分钟,或反复的发作而间歇期意识不恢复为其诊断标准。我科自1963~1982年20年中共收治癫痫757例,其中癫痫状态108例(115例次),占12.9%。现将临床资料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剂量阿糖胞苷(ID-Ara-C)对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的治疗效果。方法用ID-Ara-C方案对46例AML患者进行化疗,其中用于完全缓解(CR)后强化治疗36例,用于难治、复发AML诱导缓解治疗10例。结果强化治疗组中位CR期为16(3~56)个月;预期3a和4a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49.7%及33.1%。2例(20%)难治、复发AML病人取得CR。结论ID-Ara-C用于AML的强化治疗能延长病人的DFS,降低复发率;用于难治、复发AML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猴菇菌培养物中二个新吡喃酮化合物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猴菇菌(Hericium erinaceus Bull pers)培养物中分得4个晶体和1个液态化合物。经鉴定,其中二个是新化合物,命名为猴菇菌素Ⅲ(Ⅲ)和Ⅳ(Ⅳ),其化学结构分别定为6-甲基-2,5-二羟甲基-γ-吡喃酮(Ⅲ)和2-羟甲基-5-(1′-羟基)-乙基-γ-吡喃酮(Ⅳ)。其余三个晶体的化学结构分别为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O-阿拉伯糖醇酯(Ⅰ),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甲酯(Ⅲ),4-氯-3,5-二甲氧基苯甲酸(Ⅴ)。  相似文献   
8.
作者收集了39例急性脑缺血并在24小时内作了MRI的病人资料,共41个缺血性病灶。年龄22~91岁,男23例,女16例。病变主要累及皮层者为皮质组,主要累及深部白质或非皮质的灰质结构者为非皮质组。检查用0.5T或1.5T超导设备,至少以3~10mm层厚获取一个T_1加权350~700/20~26(TR/TE)和一个T_2加权2000~2500/80~100自旋回波脉冲序列。以1.5T施行的T_2加权序列包括  相似文献   
9.
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有脾胃与皮肤病发病关系的记载。如《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是主血所生病者……口唇胗”;隋代《诸病源候论》、唐代《千金要方》、明代《外科正宗》、清代《医宗金鉴》等书,均对此有所阐述。朱老重视脾胃学说,并擅长以此为指导治疗皮肤病,他认为脾胃的每一生理功能失调所发生的病理变化,均与皮肤病息息相关。故调理脾胃在皮肤科中尤其重要。本文即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纲,阐述其发生病变时与皮肤病的  相似文献   
10.
素问脈要精微论上说:“…问曰:诊法何如”。这“诊法”二字包括望色、闻声、审问病因、切脈等等,可见在最古的一部医书内经里,对此即已加以详细的讨论。后来难经上对诊断的记载(尤其切胍)更为详明。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序文里首先便说:“余每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