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麻疹     
因为我国幅员广大,各地乡音不同,所以对麻疹的病名俗称很多,如:麻子,疹子,瘄子,痧子,痧疹,膚疹,温疹,糠瘡,麸瘡等,均是地方性的異名。祖国医籍中,在宋朝以前多是痘疹不分,对麻疹的叙述也不很明確。類似麻疹一類的傅染病首见於伤塞的“瘾疹”和金匮的“阳毒”记载,伤寒论:“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为瘾疹”,金匮:“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吐脓血。”其次,如巢氏病源,千金,外台各书中亦均有赤  相似文献   
2.
小儿急惊风     
急惊风为儿科临床习见的一种疾患,一般来讲一至四岁的小儿患此病者最多,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患病数越高,因为儿童血气未充,神气未实,生理机能发育未全,每易因受外界的风邪、惊怖等刺激,以及因本身的饮食积聚所影响而发生急惊风的症状。其症之发生变化很快,古人有云:“小儿疾之最危者,无越惊风之证,吉凶反掌,变生瞬息。”为一种可惧之症状。我们在临症之时,必须详察病变,溯本求源,审慎施治。本文仅就急惊风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等问题简略叙述于后,以供同道临症的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