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颗粒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8例。对照组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治疗组予消肿止痛颗粒口服同时配合玻璃酸钠膝关节腔内注射。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使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并在治疗4周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修订版)中治疗骨关节炎疾病疗效评定标准来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对照组VAS评分平均为(46.42±13.59)分,治疗组为(44.16±11.74)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平均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平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平均WOMA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WOMAC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平均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消肿止痛颗粒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瘀血闭阻型膝骨关节炎对缓解关节疼痛和僵硬程度、改善活动功能有明确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H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在颅脑损伤后脑局部代谢变化并评估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24例诊断明确的颅脑损伤患者,随机选择1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1H磁共振波谱分析颅脑病灶区和正常对照组相应位置N2乙酰天门冬氨酸(NAA)、乳酸(Lac)、肌酸(Cr)、含胆碱化合物(Cho)及NAA/Cr,NAA/Cho,Cho/Cr值的变化。结果颅脑损伤患者NAA/Cr,NAA/Cho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而Cho/Cr则上升明显。结论颅脑损伤后脑内代谢物发生变化并通过磁共振波谱分析对病情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最常见原因是缺血、缺氧和颅内出血,如对疾病和脑损伤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无疑加重了脑损伤程度及救治的最佳时机;早期或超早期了解脑组织灌注情况,对可疑患者实施无创颅内压(f-VEP)和脑状态监测(CSM),实时动态监测脑内生理、生化改变;尽早改善脑组织能量供应,遏制脑组织损伤及脑功能障碍;对不同病况急性期继发性脑损伤患者实施相对特异性的急诊救助方案,以掌握多学科专业知识,进行多学科诊断的急诊医生为主导,实施跨学科协作的急救模式,将神经重症继发性脑损伤患者监测治疗纳入"一站式"急救体系,并积极予以药物、理疗及必要的手术救治措施;从源头上降低神经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结缔组织病间质性肺病(CTD-I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白细胞介素-32(IL-32)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病情活动、肺功能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三二〇一医院风湿免疫科或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200例初发CTD患者,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CTD-ILD组73例、单纯CTD组127例;另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IL-32水平。比较3组血清指标[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抗核抗体(ANA)阳性率、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25(OH)D、IL-32]及肺功能;分析不同病情活动CTD-ILD患者血清25(OH)D、IL-32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究CTD-ILD患者血清25(OH)D、IL-32与临床指标及肺功能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血清25(OH)D、IL-32对CTD-ILD诊断价值。结果 CTD-ILD组、单纯CTD组、对照组血清CRP分别为(22.08±7.71)、(15.79±5.86...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早期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颅内压监测[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监测]的差异性和适用性,并探讨颅内压、GCS评分与脑状态监测仪获取的数字化脑电信号[脑状态指数(CSI)、肌电指数(EMG)]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对深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33例GCS评分3~12分SAH患者早期行腰椎穿刺测压或脑室外引流测压,同步进行F-VEP无创颅内压监测及脑功能状态监测,分析无创与有创颅内压监测值是否存在差异以及上述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1)患者有创颅内压监测(腰椎穿刺测压/脑室外引流测压)与无创监测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69,P=.946;t=-0.158,P=0.876).(2)患者颅内压与CSI呈负相关关系(r=-0.898,P=0.000),与EMG呈正相关关系(r=0.938,P=0.000); GCS评分与CSI存在正相关关系(r=0.472,P=0.011),与颅内压暂未发现相关关系(r=-0.047,P=0.814),与EMG不存在相关关系(r=-0.170,P=0.388).控制颅内压、GCS评分因素后偏相关分析发现CSI和EMG无相关关系(r=0.288,P=0.138). 结论 (1)SAH患者F-VEP监测颅内压与腰椎穿刺测压法或脑室外引流测压法监测具有相似效用.(2)CSI和EMG与颅内压具有良好相关性,表明病情变化与颅内压动态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结肠癌组织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RNA(HOTAIR)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102例结肠癌,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检测2组肿瘤组织SATB2、SIRT1及HOTAIR表达水...  相似文献   
7.
李肖亮  陈科  莫非  刘传明  杨鹏 《医学信息》2019,(20):60-62,66
目的 探讨脑干出血急性期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46例,依照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分为死亡组(25例)和生存组(21例)。比较两组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肌酐(CR)、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血乳酸、中性粒细胞计数、钠离子(Na)、钾离子(K)、钙离子(Ca)、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干出血量,分析脑干出血后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CR、BUN、PCT、Na、K、Ca、LDH、CK-MB、脑干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T、ALT、WBC、中性粒细胞计数、IL-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血乳酸、IL-6、AST、ALT与脑干出血后氧化应激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血乳酸水平、IL-6是脑干出血后氧化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WBC、中性粒细胞计数、血乳酸水平、IL-6是脑干出血后氧化应激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于脑干出血急诊的早期发现和干预,从而提高脑干出血急诊救治成功率,进一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急危重症是目前公共卫生领域最受关注的健康问题之一。而急危重症导致的脑损伤具有患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四高”特点,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大因素之一。脑损伤每年发患者数约200万,而死亡人数约150万,在我国居各类疾病死因首位。全身系统疾患引发的脑损害已呈明显上升趋势,因此,急诊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害救治中的脑保护已不容忽视。本文就急危重症患者继发性脑损伤救治中如何更好地保护脑组织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10.
牟微娜  邵琰  李肖亮 《新中医》2023,55(3):163-167
目的:观察西黄胶囊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53 (CA153)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曲妥珠单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西黄胶囊。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血清CEA、CA153水平、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情志抑郁(或性情急躁)、胸闷胁胀、潮热多汗、面色苍白、苔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5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4%,对照组为51.1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EA、CA153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免疫球蛋白(Ig) A、IgM、CD4+、CD4+/CD8+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