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采集脉象参数,记录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相关性。[结果]1)治疗组左手主波幅度(Lh1),左手重搏前波幅度(Lh3),右手主波幅度(Rh1),右手重搏前波幅度(Rh3),右手降中峡幅度(Rh4),右手收缩期面积(RAs)及对照组左手收缩期面积(LAs)较治疗前升高(P0.05)。2)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3)脉象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结论]1)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且能改善中医证候。2)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的变化,分析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的特征。方法:将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肠益方加减和平消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采用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的舌脉象客观化参数,观察治疗前后舌脉象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舌象苔质参数:治疗组(两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舌象苔形参数:治疗湿热夹瘀组中胖瘦指数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中齿痕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2左手脉象参数:治疗湿热兼虚组中h1,h3较治疗前升高(P<0.05);对照组中As较治疗前升高(P<0.05);右手脉象参数:治疗湿热夹瘀组中h3,h4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湿热兼虚组中h1,h3,h4,As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肠益方能改善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的胖瘦指数,齿痕指数;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左手脉象"Lh4"和右手脉象"Rh4"、"Rh5"、"Ras"等部分指标治疗前后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特征,并归纳总结中药方剂的用药特点。方法: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采集四诊信息,并收集门诊处方。结果:共入组病例110例。常见症状依次为乏力、多梦、口干、腰酸、心烦易怒等;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扶正类药依次为茯苓、生白术、百合、党参、麦冬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祛邪类药依次为浙贝母、陈皮、制半夏、半枝莲、僵蚕等。结论:通过常见症状的频数分析与聚类分析,得到实证以肝郁痰阻多见,虚证以气虚、阴虚多见。对临证处方中常用中药频数分析,得到祛邪药以软坚化痰、理气药为主,扶正药以补气、补阴药为主。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以软坚化痰理气、健脾益气、养阴柔肝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相关性。[方法] 采集脉象参数,记录中医证候,观察治疗前后变化,探讨相关性。[结果] 1)治疗组左手主波幅度(Lh1),左手重搏前波幅度(Lh3),右手主波幅度(Rh1),右手重搏前波幅度(Rh3),右手降中峡幅度(Rh4),右手收缩期面积(RAs)及对照组左手收缩期面积(LAs)较治疗前升高(P<0.05).2)各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治疗组中医单项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3)脉象与中医证候存在相关性。[结论] 1)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治疗前后脉象具有一定的变化趋势,且能改善中医证候。2)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脉象与中医证候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肠益方对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4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其中湿热夹瘀者49例,湿热兼虚者53例;对照组38例。对各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NK)予以观察对比。结果:治疗后各组的CD4+数值均增高,CD8+数值均降低,CD4+/CD8+的比值均增高,均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湿热夹瘀组及治疗湿热兼虚组CD3+数值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肠益方对大肠癌术后患者,能够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且疗效与对照组相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