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医和法思想植根于先秦诸子,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论》,定型于清代程钟龄所著《医学心悟》.《黄帝内经》对以“和”作为指导思想的治法、治则、养生等有不少论述,是后世“和法”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提出半表半里当用和解之法,小柴胡汤为和解表里之剂。刘完素、李东垣沿袭了成无己病在半表半里当和解的说法。徐春甫将"和"作为独立的治法提出,认同"小柴胡为少阳表里和解之药"。张景岳将"和阵"列入"新方八阵"范畴。汪昂《医方集解》专列"和解之剂",其"和解"概念承袭于成无己,但和解剂的选方范围有所扩大。程国彭首次提出"医门八法",完善和法。  相似文献   
3.
李笑宇  郝万山  张广中 《北京中医药》2017,36(4):345-346,352
经方是中医学的重要术语,产生历史久远,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多种不同的认识,共有12种定义。经方的内涵即中医学术语,属于方剂学范畴,特指发展到汉代成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创制的经实践验证确有效验的方剂;经方的外延包括《汉书·艺文志》所载的十一家经方、未被《汉书·艺文志》选录而同于其水平的同时代方剂、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辅行诀》方及后世流传的尚待发掘的录自《汉书·艺文志》十一家经方的方子。经方具有用药精当、剂量准确、组方严谨、配伍巧妙、剂型丰富、煎服有法、加减灵活及功效卓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和法"属于中医治则八法之一,是中医独具特色的治疗大法,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也是传统文化"和"的思想在中医中的具体体现。先秦哲学中"和"的思想与《黄帝内经》、《伤寒论》中的"和法"有渊源关系。现代学者研究中医"和法",多侧重于其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学者们在"和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法"的历史源流、如何解决"和法"提法模糊的问题、"和法"的临床运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争鸣,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较之其它七法,"和法"的概念相对模糊,"和法"理论研究就显得滞后,"和法"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和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及特点等问题亟待明确,理论研究的突破可以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134例2014年4月-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以上患者均应用罗红霉素口服治疗,对以上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呼吸道、五官、皮肤、生殖系统感染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91.80%(56/61)、95%、91.30%、93.33%,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药物性皮炎症状、过敏性紫癜症状、药疹症状、血管性水肿、肝损害及出血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24%、1.49%、1.49%、1.49%、0.75%及1.49%,则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6%.结论:罗红霉素应用于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疗效十分理想,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临床医生要加强合理用药以确保用药安全,对不良反应进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6.
汪昂《医方集解》开创的方剂综合分类法被现代《方剂学》承袭,其分类中的“和解之剂”是和法的代表方剂.汪昂对和法的认识承袭于成无已,又有三点显著的进步,其突出强调了和法的重要性,拓展了和法的功效和选方范围.从其所列和解剂来看,和法有和解半表半里、升降阴阳、太少两解、调和气血、调和六气等作用,可用于腹痛、胸痹、失眠、疟疾、痢疾、痛泻、霍乱、中毒等病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传统医德观的主要内容包括敬畏生命,以人为本;医乃仁术,仁者救人;清廉正直,志在济世;精勤不倦,精益求精;仁智结合,志求医道等。传统医德观重视知行合一,寓教于行,有助于提升当代医学生的医学道德修养,陶冶医学道德情感,培养其健康、科学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和”主要有两种用法:作为名词或形容词使用,如“阴阳和、”“脉和”、“胃气和”等,多表示“最佳状态”;作为动词使用,如“和胃气”,“和解”等,表示调和、谐和、即“调整到最佳状态”的意思。《伤寒论》之“和”与后世的“和法”不相等同。《伤寒论》中虽没有明确使用“和法”这样的字眼,但却是后世医家认识、拓展“和法”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