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脾主升清”源澄流,指出萌芽于《黄内经》,初步发展于金元,临床丰富于明清,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金元时,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东东醒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医家颇有发挥,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黄元御经旨纵论升降,叶天士重胃阴不育升脾、张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2.
对“脾主升清”溯源澄流 ,指出萌芽于《黄帝内经》 ,初步发展于金元 ,临床丰富于明清 ,系统归纳于现代。“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与脾气散精之论。东垣详述其理 ,明清医家繁衍于临床 ,为其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认为 ,金元时 ,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 ;李东桓创“补中气升清阳”之大法。明清时 ,医家颇有发挥 ,喻嘉言详病机阐发升清 ,张景岳治重危力主升举 ,黄元御阐经旨纵论升降 ,叶天士重胃阴不忘升脾 ,张锡纯论大气巧升拟升陷  相似文献   
3.
针刺镇痛是针灸学术研究之热点,并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在临床实施针刺麻醉,此后对针刺镇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就近十年来针刺镇痛在韩国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促进中韩两国针灸界学术交流与合作,使针刺镇痛临床研究和理论研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针灸经验方>是现存较早的朝鲜针灸专著,由朝鲜太医许任于1644年编著成书.其书在继承<内经>、<千金方>、<铜人经>、<奇效良方>、<神应经>、<东医宝鉴>等古代典籍的基础上,糅合了个人见解和经验,对朝鲜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许任在自序中说:"将平素闻见,粗加编次,先著察病之要,并论转换之机,发明补泻之法,校正取穴之讹,又著杂论若干,且记试效要穴及当药,合为一卷."李景B247在跋文中说:"今此方文,乃其得乎耳、存乎心而试诸手者也.微者显之,烦者约之,讹者正之,凡疾病之源委,治疗之要妙,一开卷而便了然於目前,可谓简而易,略而详矣."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后溪穴性及临床应用举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后溪穴的临床应用,归纳其穴性为活络止痛、安神醒脑、祛风清热、熄风止痉。并例举其治疗急性腰扭伤、癔病、荨麻疹、面肌痉挛病例四则。  相似文献   
6.
针灸疗法由中国传入古代朝鲜,已有一千多年的传承历史,在原有的中医学理论基础之上,运用五行相生相克,五腧穴的阴阳五行属性,结合自经与他经补泻,创新发展并形成具有特色的针灸方法。文章对韩医部分主要特色针灸方法做一概述,以促进中韩针灸界学术交流,为中医针灸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