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蚀灵胶囊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马血清与甲基强的松龙复制家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蚀灵组、川芎嗪组,测定各组不同时问点骨内压、TXB2、6-keto-PGF1a的动态变化.结果:模型组骨内压与空白组比较在6、8、10、12周时均出现显著增高,而骨蚀灵组与空白组自8周后无显著性差异;模型组血浆TXB2及T/P(TXB2/6-keto-PCF1a)比值显著高于空白组及骨蚀灵组(P<0.05),而6-keto-PCF1a则显著低于空白组及骨蚀灵组(P<0.05),且骨蚀灵组与正常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蚀灵胶囊可调节骨内压及血浆中TXB2、T/P(TXB2/6-keto-PGF1a)的含量,从而防止骨坏死进一步恶化,有利于坏死的骨质修复.  相似文献   
2.
九虫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九虫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模型大鼠血清T-SOD,MDA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左下腹单次注射的Wistar大鼠作为DPN模型,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弥可保组、九虫丹组。每组10只。8周后观察大鼠血糖、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血清T-SOD、MDA的变化。结果:九虫丹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清MDA含量、提高T-SOD活性,与二甲双胍组及弥可保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九虫丹能提高DPN模型大鼠血清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抑制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反应变化,对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损伤机制并提高临床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临床最终诊断为AS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依据损伤机制分为创伤性骨折和非创伤性骨折两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骨折部位、累及范围、是否合并脊髓损伤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总结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 56例患者,其中创伤性骨折32例,非创伤性骨折24例,经影像学分析及比较两组患者脊柱骨折发生部位、是否经椎间盘骨折、是否合并脊髓损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否累及三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患者伴发的脊柱骨折,依不同受伤机制可分为创伤性骨折和非创伤性骨折,二者的发生部位、伴随损伤及影像学特征均有差异,综合应用CT和MR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减少漏诊,并做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及脊髓背角环氧化酶-2mRNA含量的影响。方法取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手针对照组和电针治疗组。采用手术方法将浸有甲醛的定量滤纸片放在颈6-7神经根肩上,导致颈神经根的炎症,从而造成大鼠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电针治疗组予以夹脊电针治疗,治疗3周后处死,检测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及脊髓背角COX-2mRNA含量的表达,观察夹脊电针治疗对模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下表现及脊髓背角COX-2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电针治疗组大鼠颈神经根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及脊髓背角COX-2mRNA含量表达较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夹脊电针治疗能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大鼠脊髓背角COX-2mRNA的表达,对神经根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从糖皮质激素发明以来,由于其复杂多样的药理作用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但糖皮质激素所致骨质疏松症(GIO)是糖皮质激素(GCs)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皮质激素通过多种机制干扰骨质的形成和吸收,从而引起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发病率升高,增加了患者的痛苦,降低了生命质量.笔者从多方面对糖皮质激素导致骨质疏松的病理机制进行综述,进一步探讨其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6.
WHO报道全球每年有5‰新生儿发生脑瘫(CP),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为0.5‰~2.0‰。目前本病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为明确其发病机制,并针对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世界各国均进行积极的研究,并制作许多CP动物模型,现将各种模型的制作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胫骨近端闭式针锯截骨和关节镜手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17例伴有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的患者,通过关节镜手术和胫骨近端闭式针锯截骨,外固定器固定治疗。[结果]术前Lysholm评分为(43.2&#177;8.5)分,术后1年为(78.5&#177;9.5)分,术后2年(7例)为(91.6&#177;6.4)分。[结论]本手术方法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骨性关节炎的~种有效方法,胫骨近端闭式针锯截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截骨方法。  相似文献   
8.
复方豨莶草胶囊降血尿酸及对肾损害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复方稀豨草胶囊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清尿酸水平、肾功能及肾损害的修复作用。方法:采用腺嘌呤联合氧嗪酸钾建立动物模型。设立中药组、模型组、西药组与空白组。检测实验前及实验后第7、14和21d的血清尿酸、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行肾组织超微病理学观察。结果:复方豨莶草胶囊具有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对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其第7d、14d和21d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均〈0.01);复方豨莶草胶囊能改善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的肾功能,其Cr、BUN已接近正常水平(P均〉0.05);对高尿酸血症肾脏病理损害有修复作用,肾组织病理及超微病理结果示中药组大鼠肾脏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复方豨莶草胶囊可降低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大鼠血尿酸水平,对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具有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微骨折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微骨折术治疗。结果123例(147膝)中,随访1年,按Lysholm膝关节哆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42分,术后半年平均80.5分,1年平均83,4分。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扩创微骨折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切实可行,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肾损害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不同配比的腺嘌呤和氧嗪酸钾给实验大鼠灌胃,观测实验前后大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变化,行肾组织病理与超微病理观察。结果:各组大鼠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高剂量组肾损害较重,低剂量组肾损害不明显。结论:中剂量组作为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