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 笔者自拟养血润燥汤,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症16例,其中治愈9例,显效6例,无效1例。疗效满意,现择要报告如下。方剂组成组成:全当归9克白芍9克川芎9克大生地30克玄参12克麦冬9克加减:心烦、焦躁者加柴胡9克;剧痒者加蝉衣6克,蛇床子9克;食少纳差者加山楂9克。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服药最长者为24剂,最短者仅为3剂,平均8.7剂。  相似文献   
2.
一、病历摘要张××,男,23岁,陕西机械学院学生,住院号171847。患者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年余以心肌炎收入院。开始发作于1984年11月,自觉头晕心慌,气短,坐卧不安。发病后2小时送院门诊,心电图表现ST段压低,心率168次/分。经静脉注射异博停后心率恢复正常。后于1985年4月相继有间短性发作,心率持续180~200次,发作前无先兆,常在看书学习,上课或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该方治疗萎缩性胃炎12例,其中5例治愈,6例显效,1例无效。 一贯煎是清代著名医家魏之诱首创之方剂,最早见于公元1770年魏氏撰辑的《续名医类案,六十卷》,未经删定而卒。故于公元1851年,由王士雄为之删定,以卷帙繁,是未能全印,只摘一卷为《柳州医话》。本方  相似文献   
4.
<正> 笔者选用越婢汤加味以开通鬼门法治疗接触性皮炎31例。其方剂组成是麻黄10克,生石膏30克,生姜9克,大枣7枚,甘草6克,白术9克,浮萍2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二次内服。儿童剂量酌减。连服六剂为一疗程,若疗程完毕无效者可改用他法。治疗期间,停止和避免再接触致病物质,不给予西药内服,而且一般也不使用外用药。但如果病情重者可加大药品剂量,即麻黄15克,生石膏45克,白术15克,浮萍30克。此外,尚可配合外用药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应用黄连阿胶汤加大黄治疗目衄(眼结合膜下出血)7例,均收到显著效果,现举例如下: 例1 戴××,女,46岁,干部。1981年3月19日初诊。患者自述因劳累后感右眼胀涩、酸痛,视  相似文献   
6.
<正> 近年来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报道日渐增多,已成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约占慢性胃炎的30%左右。如不积极防治,病变进一步加重易癌变。因此,开展对本病的防治与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我院近两年来对经过纤维胃镜或病理活检确诊之病例,应用自拟“复胃汤”为主方对本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药胃声学造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海棠  李琪轩 《陕西中医》1989,10(4):186-187
<正> 胃部疾病是消化道多发病,据有关材料统计约占人体脏器首位,而且胃肿瘤发病率逐年有所上升。目前检查诊断胃部病变多采用钡剂消化道x线造影,纤维胃镜等进行检查与诊断。近年来胃的超声诊断虽有报道,但不如肝胆普遍,这主要是因胃属于含气脏器不利超声穿透,虽然许多超声工作者也采用了饮水法,产泡法等,但效果仍不满意。为了排除胃内残留物,粘液及气体干扰,以利获得理想的胃声像图,从而提高胃部疾病的无损伤诊断和早期诊断技术,我们研制了中药胃声学造影剂,通过1年多的探索、实验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资料:本组300人,均为学校学员及部分门诊成人,经查证实确无消化道疾病。其中,男性194人,女性166人,年龄20~63岁。(其中含饮温开水10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正> 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常见皮肤病,若年迈者罹患此病,据报道25~50%可发生后遗神经痛。笔者最近试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获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例1 高××,女,68岁,农民。六周之前,左胸部出现成群水疱,痛甚,于当地卫生所治疗数次,皮疹水疱已消退。但局部疼痛不减,夜间尤剧,痛甚则放声哭泣,彻夜难眠,20多天来叠治效微,于1983年5月18日来我院门诊。患者既往无类此皮肤病。查体:痛苦貌,左侧胸部见散在黄豆大疤痕,呈带状分布,患处色素较减退,间附少量鳞屑。印象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拟芍药甘草汤加当归、丹参、元胡。三副。  相似文献   
9.
<正> 程某,女,42岁,农民。左面部发现隆起红色皮损一周。逐日扩展增大,自觉疼痛,且伴有轻度痒感。与此同时全身发热,食欲略差。曾在当地卫生院诊治二次罔效,遂于1985年2月8日来院皮肤科门诊。检查所见:体温38℃,舌质红、苔薄黄。左颧部见一红色隆起斑块,约核桃大,周边稍高起,界限清晰,浸润明显。触之中等硬度,有压痛。右下颌角处亦见一个壹分币大皮疹,性质同上。化验:白细胞5000,中性86%,淋巴14%,血沉35mm/1小时。病理活检报告,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治疗:局部外搽氧化锌油,每日三次。内服清上防风汤:防风黄芩栀子连翘桔梗枳壳各9克薄荷白芷甘草各6克川芎4、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六剂后,全身和局部症状悉减,宗原方继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