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新生鼠辣椒素处理对电针镇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用辣椒素毀损大部分C纤维的大鼠,观察了电针镇痛效应,以了解C纤维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实验用12窝wistar大鼠,生后第二天皮下注射辣椒素(50mg/kg)或配液。成长后,辣椒素组隐神经动作电位C波减小了70.1%,脊髓背角对C纤维传入有反应的神经元明显减少,说明大量C纤维已被破坏。辣椒素组辐射热-甩尾阈、机械压-缩腿阈及电击-嘶叫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C纤维在痛觉感受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照组电针双侧次膠穴或环跳穴均能明显提高甩尾阈,但在辣椒素组电针次髎穴仍能提高甩尾阈而针环跳穴则未显示针效。说明在C纤维破坏后电针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仍能明显镇痛而远隔穴则针效减弱。电针双侧环跳穴在两组都能抑制由腓肠神经刺激诱发的背角神经元伤害性反应,但辣椒素组的针效明显弱于对照组,特别是后效应明显减弱。横断脊髓后,停针后即刻的抑制效应又有减弱,但与完整鼠没有明显差异。说明电针激活以节段性抑制为主的镇痛效应,可不依赖大量C纤维参加。但有大量C纤维参加的情况下,还可激活下行性抑制,针效更好,特別对针刺后效应的维持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2.
前已证明P物质参与针刺镇痛,本工作进一步探讨P物质在灸法镇痛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一、光热灸大鼠次髎穴5分钟(穴位温度达45℃),可明显抑制背角神经元由腓肠神经刺激诱发的伤害性反应,抑制到灸前对照值的73.2+2.5%(n=12,P<0.01),30分钟恢复.若在大鼠出生后第二天给予辣椒素(50mg/kg)处理以破坏C类传入纤维,待成年后再观察灸的效应,仍可抑制背角伤害性反应到灸前对照值的87.6±1.6%(n=9,P<0.01),但较对照组的抑制效应明显减弱(P<0.01).说明此种灸法可激活C类传入纤维参与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3.
针刺对初级传入C纤维末梢兴奋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研究已经说明针刺穴位可以抑制猫及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伤害性反应。为确定针刺镇痛是否有突触前抑制的机理参与,我们记录了由脊髓表面刺激所诱发的腓肠传入神经逆向复合动作电位的C波,以此波大小的变化来反映传入C纤维中枢末梢兴奋性的改变。通过针刺穴位对初级传入C纤维末梢兴奋性的影响的观察,我们发现电针“环跳”、“内关”或“人中”穴均使腓肠神经逆向C波增大,分别增加49.98±2.46%(n=16),42.07±4.00%—(n=6)及43.08±2.87(n=10)。于T_(10)—L_2间横断脊髓后,电针“环跳”穴使逆向C波增大的效应比断脊前减小工7.63±2.92%(P<0.05,n=14),而“内关”及“人中”穴的效应消失。此外手捻针也有使腓肠神经逆向C波增大的效应。结果表明,无论电针还是手针、只要穴位刺激达到一定强度,则可使传入C纤维中枢端末梢产生去极化。针刺激活的下行抑制及节段抑制中均有突触前抑制的参与。突触前抑制可能是针刺镇痛的重要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猫脊髓处的检验刺激所诱发的腓肠神经逆向 C 波大小作为判断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兴奋性的指标。电针“环跳”及“阳陵泉”穴引起该逆向 C 波明显增大。表明初级传入 C 纤维突触前末梢发生了去极化。而荷包牡丹碱、纳络酮及 P 物质抗血清能明显地抑制此针刺效应。提示 GABA,内阿片肽及 P 物质均参与针刺突触前抑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