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3篇
  2014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是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症,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唐强教授整合多年临床经验成果,将头针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首创"针康法",并提出"三期六阶段"的康复治疗新方案。经大量临床实践证实,治疗效果显著,大大降低了中风患者的致残率,减轻了患者功能障碍程度,提高了生存质量,帮助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生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24)、模型组(n=24)和电针预处理组(n=24)。后两组采用改良Longa法制备大鼠缺血2 h再灌注模型,电针预处理组造模前连续电针百会2周。再灌注24 h后,采用改良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m NSS)进行评估,TTC染色观测脑梗死体积,TUNEL法观察缺血半暗区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血半暗区p53、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mNSS评分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缩小(P0.05),TUNEL阳性细胞数减少(P0.05),p53、Bax蛋白水平均降低(P0.05),Bcl-2蛋白水平升高(P0.05),Bax/Bcl-2比降低(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半暗区p53蛋白表达,下调Bax/Bcl-2比值,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运动预处理组,每组12只。后两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脑缺血120 min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 h、12 h、24 h后,采用Longa评分法评定;再灌注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线粒体ATP敏感性钾(mitoK_(ATP))通道蛋白内向整流性钾离子通道6.2(Kir6.2)和磺脲类受体1(SUR1)的表达,TUNEL染色检测神经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再灌注24 h后,与模型组比较,运动预处理组Longa评分降低(P<0.05),Kir6.2、SUR1蛋白水平下降(P<0.05),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运动预处理可能通过调节mitoK_(ATP)通道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动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老龄大鼠心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PF级雄性SD老龄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运动预处理十缺血再灌注组(EP+IR组)、缺血预适应组(IPC组)、运动预处理+缺血预适应组(EP+IP...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SCI)并发心血管疾病患的训练内容主要限制在上肢耐受性训练及抵抗训练。然而,与上、下肢结合训练相比,单纯上肢训练并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为最高氧耗量较低。因此,下肢锻炼辅以功能性电刺激(FES)并结合上肢锻炼以提高训练效果。复合FES训练的其他作用还包括增加静脉回流,增强心肌功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糖尿病危险,增加外周血流,降低外周血管疾病和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增强骨密度。通过评估3种条件下(上肢锻炼、下肢FES、FES划动)最高功能性氧耗量及心率探讨最大锻炼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一种新型穿戴式头穴治疗设备,验证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基于头部经络走行、可穿戴及经颅电刺激原理,设计头部穿戴装置。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0)和观察组(n = 40)。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穿戴式头穴设备治疗,共4周。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治疗前后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过程中观察该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的稳定性,记录应用此设备治疗前后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结果 成功制作原型机。治疗前,两组FMA评分、MB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 t > 2.448, P < 0.05),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 t| > 2.202, P < 0.05)。采用该设备治疗过程中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均未发生变化,血压未见升高。 结论 本文设计的穿戴式头穴康复设备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构音障碍治疗的方法包括言语功能训练、呼吸训练、口面与发音器官的训练、中国传统康复、物理治疗等。通过有效的康复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患者中症状较轻者,大多能恢复沟通交流能力。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需"因人而异",制定针对"个体"的康复治疗方案,同时进行分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中医称之为"中风",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最高发的疾病之一,也是中国居民目前排名首位的死亡原因。大多数患者在卒中后会遗留下运动功能、吞咽功能、言语-语言功能、认知和心理功能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存质量。针康法将中医针灸和现代医学康复技术相结合,是一种综合的康复方案。此法明显降低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整体康复与辨证康复的结合,弥补了针灸治疗在神经康复学上的不足。经多年大量临床经验证实,针康法改善脑卒中后患者功能障碍的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近几年有关针康法的基础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突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众多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作为参与机体稳态调节的新靶点,与脑卒中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通过影响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等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同时与伴随脑卒中出现的院内感染也存在着特定的联系。脑卒中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肠道菌群及细菌代谢产物在其病理生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改善其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肠道菌群与脑卒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脑卒中的预防、治疗和深入探索提供更全面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孤独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0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2~10岁的孤独症患儿72例,通过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分组程序,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照1∶1∶1分配到结合组、感知训练组和头针组,各24例。结合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治疗,感知训练组采用听觉、触觉、本体感觉及知觉训练治疗,头针组采用于氏七区划分法进行功能区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CARS、ABC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三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三组治疗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治疗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结合组治疗16、32周的CARS、ABC评分均低于感知训练组与头针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头穴丛刺结合感知觉训练较单纯感知觉训练及单纯头穴丛刺治疗孤独症患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