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根据传统黄连解毒汤的配方,用相对应的单味中药颗粒剂组成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进行灌胃;与正常小鼠比较,观察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组织的影响.结果 低剂量组和正常组均未出现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完整,球杆菌比例正常;高、中剂量组细菌移位现象明显,回肠黏膜损伤脱落,盲肠水肿,盲肠内容物涂片镜检可见球杆菌比大于1/3,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高中剂量黄连解毒颗组方粒剂一定时间后,小鼠肠道组织黏膜损伤,出现细菌移位及球杆菌比例失调现象,而低剂量对小鼠肠道组织无明显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连、黄芩、黄柏和栀子等四种单味中药颗粒剂按传统黄连解毒汤配方制成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4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只灌胃生理盐水,高、中、低剂组量用不同剂量的黄连解毒颗粒剂组方灌胃,观察各组小鼠饮食、运动、体重等情况,灌胃14天后,对各组小鼠的淋巴细胞数、细菌移位现象、肠道菌群和肠道病理切片等进行分析.结果: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高、中剂量组小鼠在试验期间体重增长缓慢,灌胃14天后其肠道益生菌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球杆菌比大于1/3,出现了菌群结构失调;回肠黏膜变薄,绒毛显著萎缩变短脱落,细菌移位频率(%)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淋巴细胞数明显少(P<0.05).低剂量组体重增加明显,肠道菌群比例正常,淋巴细胞数未见变化,无细菌移位现象,回肠黏膜和盲肠均正常.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数量增加,条件致病性肠球菌和大肠埃希菌较正常组减少.结论:高、中剂量的黄连解毒组方颗粒剂在用药一段时间后,对肠道益生菌有抑制作用及对肠道粘膜有损伤作用.低剂量使用时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ler pylori,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取62例慢性荨麻疹患的胃液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P,并以35例健康体检作为对照。对慢性荨麻疹组和健康对照组所测得的HP阳性用三联疗法予以治疗后6周复查HP,比较两组的转阴率。对HP检测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亦进行了HP的三联疗法治疗后HP转阴患的荨麻疹变化情况与同为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单用维生素。治疗1周后对荨麻疹发疹的影响的疗效对比。结果:慢性荨麻疹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慢性荨麻疹组与健康对照组经三联疗法治疗HP后其转阴率无明显差异,用三联疗法使慢性荨麻疹组HP转阴后的荨麻疹发病情况与同为慢性荨麻疹HP阳性患单用维生素C治疗1周后对荨麻疹发病情况的疗效对比显示,两组间疗效无显性差异。结论:慢性荨麻疹的发病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尿炎康颗粒剂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尿炎康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片治疗,用药时间为2周.结果:临床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89.39%,对照组有效率70.00%(P<0.05),治疗组的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病原学疗效评价:治疗组有效率77.27%,对照组有效率73.33%(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尿炎康颗粒剂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包皮过长与CA复发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包皮过长的CA患者54例与包皮正常或患CA前已行包皮环切术的CA患者32例,电灼去除疣体并每天1次α-干扰素100万单位肌注,连用1周后,嘱患者每月复查1次,以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包皮过长组与包皮长度正常组相比较,在复发率与复发发生时间上,其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包皮过长与CA的复发率有关,包皮环切术可减少CA复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