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中国医学   5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便秘] “秘”,有“闭”的涵义;便秘,就是大便不畅快。通常认为只有粪块干硬难出才算便秘,这是不对的。其实,只要排便时感觉困难,费力,不论粪块干硬与否,都叫便秘。便秘之重者,也叫大便不通。古人对于便秘,有风秘、湿秘,气秘、寒秘、热秘之分,称为:“五秘”,是以便秘为主症,再根据所出现的各种不同特点而定名的。特点不同,说明病理有差别,治疗  相似文献   
2.
<正> 四、太阳病误治后的变证与治疗所谓误治,是指不宜用于解表,或与解表背道而驰的一些治疗方法,如火、吐、下、潠灌等。误用了这些方法,其出现的变证,往往比汗后的变证更为严重。现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正>以下是各家对于《伤寒论》的研究和注解情况 89 研究和注解《伤寒论》的著作在历代有代表性者,有那几种?答:本论在晋至隋唐时期  相似文献   
4.
在《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78年第1期上,李今庸同志发表了题为“《金匮要略》析疑三则”一文,见解独特,引证渊博,奉读之下,深感这种钻研学术的精神,是值得钦佩的。但对于这三则问题的看法,个人还有一些不同的、也不成熟的意见,现在提出来同今庸同志协商、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5.
易与医     
一、从《易》与医的起源谈起《易》是讲卜筮的书,医是“治病工”(见《说文》).卜筮和治病,是两种不同的职业,但在中国古时,却都是“巫”的事.巫,是跳大神的人.《说文》:“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象人两袖舞形”(按:巫亦包括男巫.《楚语》:“在男曰觋,在女日巫.”《周礼春官神仕疏》则说:“男,阳,有两称,日巫,日觋:女,阴,不变 直名巫,无觋称”.).“筮”字从巫.“医”,繁体字作“醫”,《集韵》作“毉”,亦从巫,可证.卜筮和治病,虽然都是巫的事,但在分工上也有所侧重.如《吕氏春秋》就说;“巫彭作医,巫咸作筮”.当时虽然有的人信巫,  相似文献   
6.
四、要运用逻辑思维,善于逻辑推理研究任何问题,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就必须运用逻辑思维,善于逻辑推理,不然的话,就会错误百出。历代《伤寒论》注家,之所以往往犯有死抠字眼、咬文嚼字、牵强附会、故弄玄虚、断章取义、以偏概全、画蛇添足、主观想象等错误,除了如前所述,未与《内》《难》相结合,或缺乏临床实践外,大都是缺乏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的缘故。抠字眼等问题,前面已讲了一些,下面再就其余的问题,略作举例。牵强附会。如前述之少阴三急下证,解为中阴溜腑,把少阴表证当作太少两感,就是牵强附会。下面再举一例作说明: 141条,“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不差者,与  相似文献   
7.
胃脘痛的临床症状,颇为复杂,或痛在胃脘部位,或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感觉烧灼热痛者,有感拘急或胀痛者;痛在食前与痛在食后不同;常年作痛与季节发作各异。其因不外饮食不调,情志不遂,或过饥过劳。现代医学认为,除少数查不出原因者归之  相似文献   
8.
关于遗精的治疗,何梦瑶曾说:“以涩治脱,未止,不如泻心;泻心不止,不如升阳。”又说:“升阳最妙,肾气独沉者宜升,脾湿下溜者宜升,肝郁者宜升,不止一途也。”他把遗精的治法归结为固涩、泻心、升阳三法。但是通过临床实践,我觉得还是不够的。我的体会是:固涩不愈,宜通精窍;泻心不愈,宜泻相火;升阳不愈,宜敛浮阳。  相似文献   
9.
<正> 动机与目的我在弱冠之年,本来是做小学教员的。由于在旧社会教育工作者的职业极不稳定,又因我叔父患热性病被庸医误药加剧致死,才有志于改业行医。但为什么不学西医而选择了中医呢?说来也颇为滑稽,是受到反对中医者的启示,才决心学习中医的。事  相似文献   
10.
<正> 四、胃脘痛的治法胃脘痛,也简称胃痛,有的仅仅痛在胃院部位,有的则连及两胁,有的喜按,有的拒按,有的感觉烧灼热痛,有的则拘挛或胀痛,有的痛在食前,有的痛在食后,有的常年作痛,有的按季节发作,有的因饮食不调引起,有的因情绪不好,或过饥、过劳促使发作,或轻或重。其根本原因,不外上消化道有溃疡或炎症,或溃疡合并炎症,不但溃疡和炎症能引起疼痛,就是伴随溃疡或炎症而出现的病理渗出物——如痰或血,或痰血混杂,以及这些渗出物阻碍部分食物顺利不行所形成的瘀滞,也都是作痛的重要因素。因此,治疗胃痛,有涤痰、消瘀、活血等治标的方法,也有促使炎症消散和溃疡面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