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肠麻痹是腹部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腹胀腹痛,肛门无排气无排便,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发热等。如不及时处理,可给病人增加痛苦,影响术后身体的恢复。几年来我们采用电针治疗术后肠麻痹,现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9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电针加 TDP治疗遗尿的疗效。方法 将 86 0例遗尿病人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 ,随机分为 4组 ,治疗组、穴位注射组、单纯针刺组 ,均以百会、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为基本处方 ,西药组口服氯脂醒 (遗尿丁 ) ,1~ 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穴位注射组、单纯针刺组、西药组有效率比较 ,均 P<0 .0 1。结论 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穴位注射组、单纯针刺组和西药组。  相似文献   
3.
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病人突然发生的晕厥现象。opl年至今我科发生6例晕针病人,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0岁;初诊5例,复诊1例.为杜绝晕针现象的发生,最主要是做好预防工作。l晕针预防我们认为根据引起晕针各种原因,要有针时注,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主要有7条:1.l确定针刺治疗时,医生应向病人讲明用针刺方方法治病的优点、适应征、注意事项,使病人坚定用针刺治病的信心.l.2治疗前应首先了解病人精神状况,体质强弱,对针刺的耐受程度,根据求治时不同心理状态,做好说明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对针刺的顾虑和紧张心理.1…  相似文献   
4.
5.
发热反应,是静脉输血、输液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反应。多发生在输液过程中或者输液完毕之后。主要原因是静脉输入致热物质而引起。不论发热反应所引起的症状是轻是重,对患者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发热反应一般情况下不会给病人造成生命危险,但是确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特别是对一些病情危重者,可因此而加重病情,促使病情恶化。近几年来采用耳穴为主治疗输液发热反应4例,无论是在反应开始阶段,还是在高热阶段,疗效都非常好,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4例病人中,男1例,女3例;年龄最大76岁,小者6岁;其中脑血管病2例,肺炎1例,…  相似文献   
6.
膀胱位于小腹正中,主要功能是储尿排尿.《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膀胱气化作用,全赖于肺、脾、肾三焦健全的气化功能.肺居上焦,为水之上源,脾居中焦,为水湿转运之枢机;肾居下焦,为水下源.水液的吸收运引和排泄,有赖于肺的通调水道;脾的运化水湿;肾中真阳的蒸腾气化.《素问、宝明五气篇》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说明了癃闭和遗尿的发生与膀胱机能失调有关.1、癃闭是以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疾患,临床多因年老体衰,命门火衰,致使膀胱气化无权或久病体弱,致  相似文献   
7.
8.
我们将669例病人随机分为电针组,穴位注射组、单纯针刺组。均以百会、中极、关元、足三里、三阴交为基本治疗处方,1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电针组与穴位注射组,与单纯针刺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均(P<0.005)。穴位注射组与单纯针刺组治愈率,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说明前组疗.效明显优于后两组。  相似文献   
9.
为使小儿健康的生长发育,保证多方面的营养摄取,在小儿周岁左右结束母乳喂养.哺乳期妇女回乳时,常伴有严重的乳房胀疼,因疼痛导致坐卧不安,彻夜不眠,饮食不下,有的甚至发冷发烧,十分痛苦.本人采用电针治疗回乳2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5例女性患者中,年龄最小23岁,最大38岁;回乳第一大治疗者9例,第二天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为单侧,也可为双侧.其主要症状是:颈肩部持续性疼痛,常向一侧上肢或双侧上肢放射.卧床、提肩及屈肘可使疼痛减轻.近年来以针刺颈部夹脊穴的方法治疗颈椎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共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68岁,最小28岁.病程1月至10年.患者均有颈项疼痛,活动受限,僵硬不适伴有肩臂或手指麻痛等临床症状.牵拉、压头试验多为阳性,颈椎x片均示有不同程度生理曲度消失,椎体角唇样增生,椎间隙狭窄等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