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附骨疽即今所称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笔者通过临床实践不断探索,现就本病有关治疗问题,略抒管见。本病多由于气血亏损,即“虚”是其本。而湿邪、淤毒侵袭营血,致气滞血淤,最后发生局部胖肿、疼痛、骨胀、溃烂、损筋、败骨等病变。笔者认为病变的实质是骨质破坏。由于骨质的破坏,从而导致死骨、死腔和漏管的形成。故应用中医  相似文献   
2.
我組根据中医治疗“脫骨疽”的理論,运用自拟“通絡活血湯”为主,对血栓閉塞性脉管炎进行了治疗研究,已于1963年治疗了15例,1964年在原有治疗本病經驗的基础上,继續进行临床观察,迄至11月下旬,先后共治疗45例,其中除3例因故中断治疗外,現将42例初步分析于后: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中医理论从肝外治,运用消肿育外贴治疗乳腺增生病,从80年代以来先后治疗观察217例,现报告于下:1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本组217例皆为女性。其中年龄最大者为62岁,最小者为9岁。病程最短为1个月,最长为8年。1.2诊断标准本组217例皆根据其临床体征和检查乳部表现并经铬粑X线照片和活组织切片检查或B超证实为本病者。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笔者经验方):莎竹根159获术15g白及15g蜂房10g冰片sg等。制法:上述诸药用香油熬枯去渣后,加生黄蜡适量及白及粉、冰片研制成膏剂备用。用法:将膏剂适量置小块纱布上贴患处,每次外贴1星期…  相似文献   
4.
周××,男,59岁,长沙×厂工人。1980年10月患者出现右侧胸部疼痛、咳嗽、吐稠痰,并有头昏、听力下降、纳呆等症,曾在他院应用消炎、抗结核以及中草药治疗,诸症未解,且胸背疼痛、咳嗽加重,咳吐黯红色脓痰,纳差,失眠,消瘦,倦怠无力。同年11月13日在×××医院作多次胸透和胸部×线摄片检查(X线片号:23808)发现正位片“右侧第二前肋以  相似文献   
5.
辨证分型治疗红斑狼疮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80年代以来,笔者运用辩证分型治疗红斑狼疮2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3例,女性25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0岁,其中20~29岁者13例,3O~39岁者11例,40~49岁者2例,50岁以上者2例;病程1年以内者3例,1~3年者14例,4~5年者8例,6~10年者2例,IO年以上者1例。1.2伴随症征发热ZO例,皮肤损害16例,关节疼痛21例,心脏疾患16例,肾脏损害21例,呼吸系统损害11例,肝肿大14例,脾大7例,肝功能损害14例,神经系统损害2例。1.3诊断标准按美国1971年风湿病协会(APA)制定的…  相似文献   
6.
“瘰症”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慢性疾患。患者往往缠绵数月数年,甚至带病终身。几年来,由于党和政府对人民健康的亲切关怀,全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对本病的证治研究,先后发表了不少论述,通过这些临床经验介绍,有力地提供了在治疗上的宝贵资料。笔者采用“牡甘散”的内消疗法,对一切坚硬的瘰症,初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简介于下:一、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瘰症”一名,首先见于灵枢经寒热篇:黄帝问于歧伯曰:“寒热瘰症在于颈腋者,皆何气使生?”  相似文献   
7.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用药方法、护理等方面介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辨证地应用内治与外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内治以扶正托毒为原则,同时注意通络清热、化瘀等法的应用;外治以祛腐生肌为原则,处理死骨与漏道时,应以化管为先,漏管化去,死骨始易排出,过早收口,形成假愈合,则每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归首丸临床运用体会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李元熹主题词@归首丸/治疗应用,挫伤/中医药疗法,坐骨神经痛/中医药疗法笔者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自制归首丸治疗多种疑难杂症,每获良效。归首丸制法为制马钱子、何首乌各180g、秦艽、刘寄奴各...  相似文献   
9.
慢性骨髓炎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用药方法、护理等方面介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辩证地应用内治与外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内治以扶正托毒为原则,同时注意通络清热、化瘀等法的应用;外治以祛腐生肌为原则,自理死骨与漏道时,应以化管为先,漏管为化去死骨始易排出,过早口收,形成假愈合,则每易复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