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对大量的相关文献阅读整理,对泡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以便对泡桐属植物进行更为有效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
李传厚  朱彦军  于绍华  蒋海强  周洪雷 《中草药》2019,50(22):5389-5394
目的对小花鬼针草Bidens parviflora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对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LH-20及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小花鬼针草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6-O-(4″-O-乙酰基-6″-O-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6,7,3′,4′-四羟基橙酮(1)、奥卡宁-4′-O-β-D-(6″-乙酰基)-葡萄糖苷(2)、7,3′,4′-三羟基-6-O-(4″,6″-二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橙酮(3)、6,7,3′,4′-四羟基橙酮(4)、异奥卡宁(5)、丁香酸-4-O-α-L-鼠李吡喃糖苷(6)、奥卡宁-4′-O-β-D-(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7)、奥卡宁-4′-O-β-D-(4″-乙酰基-6″-反式-对-香豆酰基)-吡喃葡萄糖苷(8)、槲皮素-3,4′-二甲醚-7-O-芸香糖苷(9)、cordifolioidyne B(10)。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化合物,命名为鬼针草苷I,化合物6和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通过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泡桐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以便对泡桐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提供有效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莱菔子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对莱菔子中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测定、光谱分析等鉴定其结构。结果:从莱菔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2-O-β-D呋喃果糖基-α-D-异吡喃糖酯(2)、反式-芥子酸乙酯(3)、3,4-二羟基-2-氧-吲哚-3-乙腈(4)、反式-芥子酸(5)、4-羟基-3-吲哚醛(6)、β-D-(3-芥子酰基)果糖基-α-D-(6-芥子酰基)葡萄糖苷(7)、阿魏酸(8)、反式-芥子碱硫氰酸盐(9)、5-羟甲基糠醛(10)。结论:化合物4、6为首次从莱菔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