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腹泻,又称泄泻。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腹泻,功效卓著;农村缺医少药尤为合适。一、外感引起的腹泻 1.风寒泻:腹泻,全身疼痛,发热无汗,头痛,恶风畏寒,口不渴,舌白腻,脉浮紧。取穴:大椎、风门,以驱风散寒;曲池、合谷,以解表发汗。手法:泻法。发汗以止泻,此所谓“逆流挽舟”。病例:林××,男,25岁。门诊号:34703。初诊:1978年2月6日。外感风寒,发热无汗,头疼身楚,不思纳食,腹泻,约15分钟即泻1次。大便常规检查正常。按上法治疗后,汗出泻止。  相似文献   
2.
一、痹证孙××,男,48岁。病史:患全身关节酸痛近十年,每年春季起病,至夏转轻,入冬益甚。经服祛风湿药并长期服补肝肾之剂,未见效。就诊时全身骨节酸痛,腰脊胀痛感,伴两下肢痹冷,屈伸不利,行走困难,下肢略偏消瘦且皮肤感觉迟钝。饮食如常,平时嗜酒,二便正常。舌淡白,脉弦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lassical Hodgkin lymphomas, cHL)伴纵隔大肿块患者接受不同强度心脏保 护方案化疗序贯放疗后的心脏毒性的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 2011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我科收治的初治 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共 150 例,患者均接受化疗序贯放疗治疗。根据不同强度的心脏保护方案分为表柔比星 + 博来霉素 + 长春新碱 + 达卡巴嗪方案组(EBVD 组)、EBVD 方案联合心脏保护剂右丙亚胺(dexrazoxane,D)组(EBVD+D 组)和多柔比星脂质体 + 博来霉素 + 长春新碱 + 达卡巴嗪方案组(PBVD 组)。收集分析整个治疗中以及治疗结束后 2 年的资料包括:患者基线特征、肌酸激酶同工酶 -MB(creatine kinase-MB isoenzyme,CK-MB)、B 型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心肌肌钙蛋白 T/ 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T/I,cTnT/TnI)、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以及心脏毒性相关的症状。统计同一期间我科收治的所有非纵隔大肿块 cHL 患者的心脏毒性发生率。结果:3 组之间的严重心脏毒性发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EBVD 组(29.4%) > EBVD+D 组(18.9%) > PBVD 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5)。初治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心脏毒性发生率为 18.7%,不伴纵隔大肿块患者发生率为 5.6%。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18%),ST-T 改变或 T 波异常(42.7%),QT 间期延长(16.7%),窦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33.3%), BNP 增高(13.3%),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下降(1.3%),CK-MB(10.7%)、cTnT/TnI(6.0%)等生化指标增高。伴纵膈大肿块的 cHL 接受化疗序贯放疗治疗的心脏毒性更多地发生于年龄 > 50 岁、吸烟、肥胖、糖尿病以及接受高剂量纵隔放疗(≥ 36 Gy)的患者(P < 0.05)。结论:初治 cHL 伴纵隔大肿块患者较非纵隔大肿块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心脏毒性,高危因素包括年龄 > 50 岁、吸烟、肥胖、糖尿病以及接受高剂量纵隔放疗。采用新型蒽环类制剂替代传统蒽环类药物或加入心脏保护剂右丙亚胺可降低该类患者发生严重心脏毒性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针刺治疗偏头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笔者多年来运用疏经活络法,针刺治疗偏头痛3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于下: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治疗前均经神经科或内科检查确诊,曾采用镇静止痛药物而治疗效差者。其中男9例,女26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6岁;疼痛性质呈搏动性者20例,刺痛者15例。治疗方法主穴取太阳、风池、合谷、太冲。配穴:头顶痛者加百会;前额痛者加印堂。采取快速进针,之后提插捻转至患者觉局部酸、麻、重、胀感为止。留针20分钟,每5分钟捻转1次,每日针刺1次,连针3~5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系统康复护理应用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对术后临床效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11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A组和B组,A组给常规术后护理,B组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A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8.11±3.54)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52.87±4.27)分;B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42±2.62)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5.97±3.09)分,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干预后心脏射血分数(43.05±2.66),6min步行距离(152.76±14.97)m;B组干预后心脏射血分数(47.89±3.54),6 min步行距离(221.45±25.51)m,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心理领域(22.41±2.52)分,生理领域(13.87±1.97)分,环境领域(49.88±4.31)分,社会关系领域(16.75±2.59)分,独立性领域(18.14±1.92)分,均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护理应用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可以改善术后患者心脏功能,减轻负性情绪,提升术后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早期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breast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B-DLBCL)的临床特征、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0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5例早期PB-DLBCL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患者初诊时全血细胞计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计算治疗前NLR值。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31例,接受局部放疗12例,接受预防性鞘内化疗14例。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45例PB-DLBCL患者中,多为女性(97.8%),中位发病年龄45岁(28岁~77岁)。所有患者均以单侧无痛性乳腺包块为首发症状,其中右侧乳腺包块29例,左侧乳腺包块16例。伴有B组症状5例。病理亚型(按Hans分型法则)示生化中心B细胞型(GCB)10例,非生化中心B细胞型(non-GCB)35例。中位随访时间97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达到,中位总生存期38个月(12~78个月),3年总生存率(OS)68.9%。通过ROC曲线得到NLR的截断值(cut off值)3.211,分为低NLR组(≤3.211)、高NLR组(>3.211)。NLR与PB-DLBCL的Hans分型(P=0.02)、病变部位(P=0.015)及IPI评分(P=0.002)明显相关。单因生存分析显示,non-GCB(P=0.011)、II期(P=0.038)、ECOG评分≥2分(P=0.002)、IPI评分≥2分(P=0.002)、NLR值>3.211(P=0.007)以及未行预防性鞘内化疗(P=0.002)是影响PB-DLBCL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中显示,ECOG评分、IPI评分、NLR及预防性鞘内化疗是影响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NLR与PB-DLBCL的临床特征有相关性,是影响PB-DLBCL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正> 妇女月经病,为临床上常见病,所举三例,均经中西医治疗未效而用针灸治疗,收到良好效果。一、月经愆期柯某,22岁,营业员1981年6月4日就诊。患者经期先后不定已二年余,每次月经来潮,小腹有发微痛,食量减少,易感疲倦,脉左细弦,右细缓,舌润无苔。又诉于1979年10月结婚,年余未育,先往某医院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治疗未效,后转中医服药20余剂,亦未收效。详参左右脉象,是木乘土位之候,脾土不胜,故食量减少,肝郁不达,故气血失调,经脉壅滞,故行经腹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