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中医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皮肤病,主婪表现为粉刺、F己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好发于面、背、胸等富含皮脂腺的部位。多见于青春期男女,有研究显示近65%的16~17岁的学生既往患过痤疮,发病率较高,是青春期常见的面部皮肤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防治不当,可形成色素沉着甚至瘢痕,影响患者容貌、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葛根及葛根素对自然衰老小鼠GSH-PX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东子  吴景东  王培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2):1921-1922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及葛根素对皮肤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GSH-PX的活力。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GSH-Px的活力显著下降;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GSH-Px的活力。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皮肤自然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1临床资料 患者44岁,住院号416333,因持续性左下腹疼痛伴发热乏力1月余于2007年11月26日入院。既往体健,孕1产1。入院时T38.9℃,P92次/min,Bp120/80mmHg。查体:腹部饱满呈蛙状腹,腹围94cm,腹部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左下腹可及10cm大不规则质硬包块,无触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体被动拉长略大,质中,其前方可触及一不规则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飘浮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对小鼠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氢(H2O2)含量的影响。结果:与青年对照组比较,其余六个老年组CAT的活力下降,H2O2含量显著增高;与老年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用药组均可提高CAT活性,降低H2O2含量。结论: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小鼠自然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是否对自然衰老小鼠的老化具有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昆明种小鼠12只,作为青年组对照组(A);健康18月龄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五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绞股蓝皂苷对照组(D),老年白藜芦醇高剂量组(E),老年白藜芦醇低剂量组(F),以灌胃方式给药,用生化分析方法测定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triphosphate,ATP)酶活力。结果:与青年对照纽比较,其余五个老年纽小鼠血清中H2O2含量均增高,皮肤组织中ATP酶的活力均明显减弱。结论:白藜芦醇对自然衰老小鼠的老化具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与探讨葛根和葛根素对皮肤自然衰老的延缓作用。方法:健康4个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15只,作为青年对照组(A);健康18个月龄雌性昆明种小鼠90只,随机分为6组: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阳性对照组(C)、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老年葛根高剂量组(E)、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老年葛根素高剂量组(G)。以灌胃方式给药,测定皮肤组织中线粒体DNA的缺失情况。结果:老年空白对照组(B)、老年葛根中剂量组(D)和老年葛根素中剂量组(F)中包含缺失mtDNA占总mtDNA的比例(D/T)分别为0.13、0.11、0.11,其余组均为阴性。结论:一定剂量的葛根及葛根素具有延缓皮肤自然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经筋理论对损容性疾病针灸治疗的指导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经筋理论系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于经脉系统的独特诊治规律。“经脉者,内连脏腑、外络肢节”,“行气血而营阴阳”,故大部分学者认为经脉中气血因邪气阻滞不通为损容性疾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却忽视了经脉“伏行分肉之间”,藏于经筋之内,经筋损伤形成“横络”,卡压经脉,是经脉“痹阻不通”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