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3.
了解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流行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南昌大学二~三年级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编调查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量表、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渥太华自伤调查表,收集3 854名大学生的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为10.2% (393/3 854).大学生自伤行为采用较多的是“用力咬自己”(52.9%)、“抠或抓自己”(52.9%)、“用力拔扯自己的头发”(42.0%).其中“用力咬自己”女生报告率高于男生,“把头浸/埋在水中使自己窒息”“滥用药物”“食用不能吃的东西”“用力拔扯自己头发”“用烟头/火或热水烫伤自己”男生报告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童年期虐待”(OR=3.493)、“小的过失父母也惩罚我”(OR=1.995)、“在别人面前唠叨我做过的事,使我感到难堪”(0R=1.835)、“非亲生母亲”(哑变量P=O.009)、“遭父母打骂”(OR=1.651)、“当众丢面子”(OR=1.602)、“经常有想摔东西的冲动”(OR=1.601)、“考试失败成绩不理想”(OR=1.553)、“常常感到紧张”(OR=1.527)为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主要危险因素(P值均<0.05).大学生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等自杀相关行为存在统计学关联,其OR值(95%CI)分别为6.596(4.915~ 8.850),7.769 (4.521 ~ 13.353),5.683(2.956~10.927).结论 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检出率较高,应予以重视;并根据主要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非自杀性自伤(NSSI)与边缘性人格障碍(BP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lsevier、PubMed、CNKI、Medline和Wang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国内外关于NSSI与BPD关系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在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3个研究报道了BPD与NSSI的相关性,其中NSSI组242例,对照组110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SSI组的BPD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to OR=9.02,95%CI:6.20~13.10)。6个研究报道了BPD症状评分与NSSI的相关性,其中NSSI组1751例,对照组13 63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NSSI组的BPD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1.54,95%CI:1.08~1.99)。结论 NSSI与BPD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数量和类型的限制,NSSI与BPD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有待更多证据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渥太华自伤量表(ottawa self-injury inventory,OSI)中的自伤判断条目、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multidimensional sub-health questionnaire of adolescents,MSQA)、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gna minnen av barndoms uppfostran,EMBU)对4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大学生NSSI的检出率为10.20%。母亲教养方式、心理病理症状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均呈正相关(均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相关因素影响后,不良母亲教养方式(OR=3.56,95%CI:2.71~4.67,P<0.001)、心理病理症状(OR=1.71,95%CI:1.56~1.88,P<0.001)能正向预测NSSI行为发生。Bootstrap法检验结果显示,心理病理症状在母亲教养方式与NSSI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1.75%。结论 不良的母亲教养方式可能通过心理病理症状影响NSSI行为的发生,帮助该群体正确对待心理病理问题可能有利于其NSSI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早接触早吸吮与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关系,本文对500例母婴早接触早吸吮进行回顾性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来源本文总结1994年10月~1996年10月在我院经阴道分娩的产妇500例行早接触早吸吮为观察组,此日期随机选用无早接触早吸吮产妇50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为初产妇,于胎儿娩出后,立即宫壁注射催产素10U,其年龄均有可比性。观察组:当胎儿娩出拭于羊水断脐后,将裸体新生儿放在母亲的胸前行皮肤接触,同时吸吮母亲的乳头30分钟以上,对照组只是在胎儿娩出后自宫壁注射催产素10U。接血方法:产后2小时内采用盆接法,所接的血再用量杯准…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1980~1987年积累的78例新生儿败血症和121例非新生儿败血症的两组患儿围产期情况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围产期异常,特别是围产期危险因素和新生儿败血症有密切关系。78例新生儿败血症选自于驻马店市医院及郑州市153医院儿科。在同时期同地点随机抽样调查了121例没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29岁,孕4产1。因宫内孕6个月胎动消失5天,B超检查揭示宫内死胎而住院引产。月经初潮15岁,5—6天/30天。23岁结婚.6年前在外院足月顺产一男婴,出生后第二无即出现黄疽,用药后逐渐消失,现智力低下。患者近3年内前后两次早孕,50天左右自然流产。查体:一般情况好,脉博84次份,血压15/9KPa,心肺正常。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遗传化验室工作4年来,接触生畸形儿如脑积水、脊柱裂、胎停育、习惯性流产的夫妇200对,分别化验了染色体,皆正常,当然不排除基因遗传和其它原因的影响。这些夫妇的心理状态有:恐惧心理,焦虑心理,忧伤心理,紧张心理,再受孕生一个健康孩子的心理需要。1孕前指导1.1首先让夫妇双方了解造成畸形儿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环境因素,它包括三部分,一是放射线,一般以小头畸形多见;二是化学制剂,我们经常服用各种药物都属于化学制剂,它们可作用于染色体造成胎儿各种畸形;三是感染因素,常见是妊娠早期母亲患流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南昌市青云谱区50~70岁男性艾滋病综合防制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3年3月在该区所辖6个街道(居委会)随机调查50~70岁男性600名,采用自制调查表获取该人群艾滋病防制知识、态度和行为的信息(为干预前人群资料信息)。然后在辖区各街道实施综合防制干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反歧视宣传),1年后使用相同调查表再次随机调查600名50~70岁男性(为干预后人群资料信息)。通过比较干预前后2个人群的有关指标进行干预效果评估。结果干预前后,研究对象的艾滋病防制知识知晓率从46.7%提高至4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干预前人群中,有无配偶者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7);不同学历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其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知晓率最高(69.0%);不同职业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职业为干部的知晓率最高(70.3%)。干预后人群中,有无配偶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配偶者的知晓率(51.4%)高于无配偶者(17.6%);不同学历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中专或高中的知晓率最高(73.7%);不同职业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职业为干部的知晓率最高(61.8%)。干预前后两个人群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人群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干预后人群知晓率的影响因素为婚姻、学历和职业。结论南昌市青云谱区对50~70岁男性开展的艾滋病综合防制干预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