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2000年9月至2005年12月,笔者采用首芪五虫汤治疗顽固性荨麻疹4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门诊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8岁,平均48.5岁;病程10天~12年;诊断依据:周身或局部皮肤出现红色或苍白风团,瘙痒时隐时现,发无定处,骤起骤退,消退后不留任何痕迹。2治疗方法采用首芪五虫汤治疗,药用:何首乌30g,黄芪20g,地龙、苦参、土茯苓各15g,乌梢蛇、僵蚕、蝉蜕、防风、苍术各9g,蜈蚣3条。小儿、老人和体弱者剂量酌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温服。10天为1疗程,一般连用1~2个疗程。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3疗…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1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腥草注射液是由鱼腥草中提取的中药制剂,具有抗炎、抗病毒、平喘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亦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和消化系统炎症疾病的治疗。2004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应用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共2032例,发生不良反应19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冬虫夏草是一种学术名为麦角菌科冬虫夏草菌(真菌,又名中华虫草菌)。它的子座或其它种别的冬虫夏草菌(真菌)寄生于一种学术名为鳞翅目蝙蝠科昆虫虫草蝙蝠幼虫上的子座或蝙蝠科其它种别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的形成是蝙蝠科昆虫的幼虫感染虫草真菌,使得幼虫得病后慢慢僵化,死后形成的虫菌复合体,主要分布于青海,西藏等地。  相似文献   
4.
毒蕈俗称毒蘑菇,种类多,中毒表现多种多样,其主要表现有毒成分为毒蕈碱、类阿托品样毒素、溶血毒素、肝毒素、神经毒素[1].误食毒蕈在临床上偶有发生,因毒蕈种类和食用量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重者可危及生命.我院2001-2004年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7例,现将抢救和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聿萍 《海峡药学》2006,18(3):146-147
鱼腥草具有提高抗病毒作用,临床广泛用于呼吸系统炎症的治疗。本院用该药治疗2032病人,有19例发生不良反应,并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朱聿萍  王程秀 《陕西中医》2005,26(11):1213-1213
近年来,笔者依据地肤子等药物的药理作用试制复方地肤子煎剂外用涂擦治疗荨麻疹,局部瘙痒等瘙痒性皮肤病,经过4年多的临床实践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朱聿萍  刘井华 《陕西中医》2007,28(11):1548-1549
甘草是常用中药,其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甘草和西药的同时应用日益增多。合理应用能增强疗效、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甘草临床应用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8.
心脏疾病介入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心脏疾病介入治疗术在我国医学领域逐步普及和推广,它改变了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传统状况,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发展。介入性治疗心脏病学发展飞速,如今已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正在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工作,使广大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推动了整个心血管学科的迅猛发展。同时为护理学科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心导管的护理。如何做好心导管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术前准备不充分可导致术中配合不好,术后护理没到位可能会出现出血、水肿、梗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介入治疗是否成功与手术前、后的护理休戚相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我院护理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朱聿萍  董顺娣 《护理研究》2006,20(21):1930-1931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发展,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术在我国医学领域逐步普及、推广,它改变了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促进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发展。介入性治疗心脏疾病学发展迅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正在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工作,通过手术治疗不但使病人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还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推动了整个心血管学科的迅速发展[1]。同时为护理学科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心导管的护理。做好心导管介入治疗病人的护理,是护理工作者亟待研究的课题。如术前准备不充分可导致术中配合不好,术后护理没到位可能会出现…  相似文献   
10.
心脏疾病介入诊疗的护理与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聿萍  董顺娣 《护理研究》2006,20(7):1930-1931
随着医学学科不断发展,心脏疾病介入诊疗术在我国医学领域逐步普及、推广,它改变了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促进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发展。介入性治疗心脏疾病学发展迅速,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正在开展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介入性治疗工作,通过手术治疗不但使病人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且还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推动了整个心血管学科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