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舌诊起步于《黄帝内经》,此时理论主要为经络的生理病理与舌体之间的关系,未涉及苔质。张仲景首提"胎"字,注意到"舌"与"胎"的区别,将"舌上胎"的概念运用于判断疾病病机与遣方用药中。之后有巢元方观舌辨病,孙思邈舌与脏腑病变关系等理论补充。第一部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的问世,标志着舌诊理论开始走向系统化。温病学家的出现使得舌诊的发展达到了成熟。在文字上,明代以前的文献中,都写作"胎",吴鞠通之后才普遍改作"苔"。"舌胎"到"舌苔"的转变并不只是单纯的字体变化,还反映了舌诊运用于疾病诊断和转归的发展历史。因此在校读古籍时,不可随意将"胎"改为"苔"。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方·趺蹶手指臂胫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并治》篇蛔虫病条载有甘草粉蜜汤一方,临床医家应用此方时,对于其组成中未明确标明种类的"粉"有很大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铅粉",一为"米粉".本文主要从文献学角度如版本、异文等,以及该方的解释是否符合中医学理论等方面去考证此方.笔者认为甘草粉蜜汤非杀蛔方,而是用于毒药杀虫...  相似文献   
3.
《金匮玉函经》与《伤寒论》同体而别名, 经北宋治平年三年(1066)校正医书局整理得以传世。目前学界所用的《金匮玉函经》是清代陈世杰本, 系陈世杰从清代学者何焯处得手抄宋本后校讹整理, 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刊行。通过检索从1066年至1717年间的医学著作中引用的《金匮玉函经》条文, 经对比将其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2类, 以此来考查《金匮玉函经》自宋本传世后的流传情况, 据此推测, 元明时期的医家未曾得见《金匮玉函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