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指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根据其起源部位有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和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以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的ILVT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IVT的发生机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心内标测技术的发展和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在根治这类室速中的应用,不仅对ILVT和RVOT-VT有了深入  相似文献   
2.
肿瘤化疗所致心肌损伤的影像学评估可采用超声心动图、多门控血池成像(MUGA)及心脏磁共振(CMR)等检测方法。CMR定量成像技术能够发现亚临床心功能不全,有利于化疗所致心肌损伤的早预防、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56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稳心颗粒治疗阵发性房颤房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阵发性房颤房扑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口服稳心颗粒,对照组28例口服胺碘酮,疗程8周,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期间,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2.1%,发作改善有效率75%;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85.7%,发作改善有效率85.7%。治疗后4个月,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75%,发作改善有效率64.3%;对照组症状改善有效率46.4%,发作改善有效率42.9%。结论稳心颗粒能有效控制阵发性房颤房扑的症状与发作情况,而且在停药后仍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应用于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的临床试验设计。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3月在上海某大学附属医院心导管室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310例,根据住院号末位号单双数,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试验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单纯采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压迫止血;试验组160例,使用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方法压迫止血。比较2组患者桡动脉压迫时间、出血并发症和皮肤瘀斑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桡动脉压迫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瘀斑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应用于经桡动脉人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能明显缩短压迫时间,降低出血并发症和皮肤瘀斑的发生率,此方法在提高护理同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无疑也提高了护理绩效,在一定意义上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部门竞争力的  相似文献   
5.
溶栓液治疗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进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为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  相似文献   
6.
7.
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原发性心肌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易发生心力衰竭及各种心律失常,无特效治疗[1]。心脏起搏器是目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手段,可有效改善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护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7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术前充分做好心理准备;讲解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术后严密监护尤其24小时内;注意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有无心绞痛复发;伤口出血;合理按压和包扎伤口;及时抗凝治疗;酌情补充血容量;做好出院指导。结果70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为42±0.6小时。结论对患者进行知识教育,加强病情观察及护理是避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后,术前完善专科评估及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加强呼吸道管理与预防感染、穿刺部位的护理和相关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结果 2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预后良好,均康复出院。结论 TAVI操作难度大,术中、术后并发症多,护理做到周密细致,对并发症做到有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外伤或手术后创伤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效果显著的方法。方法设通常所用的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和蝮蛇抗栓酶治疗40例为对照组;设通常所用方法加自制中药溶栓液口服治疗60例为治疗组,行两组治疗对比。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9833%;对照组治愈率45%,总有效率875%,两者显著差异(P<005)。血液流变学和甲皱微循环检测显示,治疗组能有效地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液粘滞性和聚集性,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方法具有良好的活血祛瘀、消栓通脉、利湿消肿、扶正祛邪之功效,无副作用,是治疗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