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梦  朱玲燕  黄真  葛宇清  张光霁  程汝滨 《中草药》2019,50(22):5554-5562
目的 建立三斑海马Hippocampus trimaculatus的COI、16 S rRNA和ATP6的条形码序列数据库,应用DNA条形码技术从分子水平快速准确鉴定三斑海马和其他正伪品海马,探讨海马属药材鉴定的新方法。方法 提取三斑海马药材的基因组DNA,PCR扩增COI、16 S rRNA和ATP6的序列并进行双向测序,所得序列采用软件Codon Code Aligner V4.2对测序峰图进行校对拼接,应用ClustalX软件进行序列比对,MAGA5.0软件计算三斑海马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Kimura2-Parameter,K2P),构建邻接树(Neighbor-joingtree,NJTree)聚类分析不同品种海马药材的鉴定结果。结果 获得的三斑海马线粒体COI、16 S rRNA、ATP6序列长度分别649、572、603~605 bp,其中3个条形码序列的种内变异位点碱基数分别为8、4和15,种内的变异率较小,COI、16 S r RNA、ATP6序列的平均种内K2P遗传距离0.002、0.001和0.006,均远小于三斑海马的种间K2P距离;NJ树结果显示三斑海马与其他海马均可明显区分,具有良好的单系性。结论 COI、16 S r RNA、ATP6序列作为条形码均可以鉴定三斑海马及其他混伪品海马药材,为动物类药材及其混伪品和近源物种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为对保障海马临床用药安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5岁。因右手示、中、环、小指被冲床轧伤后离断2 h急诊入院。查体:全身一般情况良好。右示指于中节中部离断,右中、环指分别于近节远段及中节远端关节面处离断成四段,右小指于中节近段完全离断,骨折面呈轻度斜行,断端组织尚整齐(图1)。  相似文献   
3.
调节性及辅助性T细胞在人类IgA肾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CD25high调节性T细胞(Treg)及辅助性T细胞亚群(Th1、Th2)比例失衡在IgA肾病(IgAN)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gAN患者外周血Treg及Th1、Th2的比例。以胞内染色技术检测叉头框蛋白3(FOXP3)的表达。Treg及Th1、Th2的比例与IgAN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分析法。 结果 IgAN患者外周血中Treg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人[(2.14±0.82)%比(1.59±0.53)%,P < 0.05],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 = 0.397,P < 0.05),与eGFR呈负相关(r = -0.376,P < 0.05)。IgAN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2.57±0.72)%比(1.81±1.10)%,P < 0.05],与血IgA水平呈正相关(r = 0.468,P < 0.05)。IgAN患者Th1/Th2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5.75±1.89比12.73±9.79,P < 0.05),但与临床各指标间没有相关性。 结论 IgAN患者体内存在T细胞亚群表达紊乱。Treg在外周血中的增多以及以Th2为优势的Th1/Th2失衡可能在IgAN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白血病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参与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病程发展,是导致患者耐药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自噬作为一种保守的溶酶体降解途径,参与细胞内降解和循环途径,在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和功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自噬参与了白血病干细胞的分化调控,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化疗敏感性密切相关。该文就自噬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化疗敏感性和干细胞功能的调控进行了系统综述,为靶向自噬的抗白血病药物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湖南省郴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适合的解决方案,为规范化管理和理想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2月底该中心职工人事档案和相关管理数据,对其人力资源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评估。结果郴州市疾控中心现有职工116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人(73.3%),男、女职工比例为1:0.63,年龄结构以40~50岁为主,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职称结构高、中、低比例分别为19.2%、31.9%、37.1%,但本科学历主要通过函授获得。结论郴州市疾病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非专业人员过多,人力资源有老年化倾向,建议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适当增加招聘本科生、研究生,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优化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肝癌患者外周免疫状态的变化及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健康人及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前后外周血NK细胞、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及其CD25、perforin分子。结果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和射频消融前NK细胞的比例低于健康人(P均<0.05),低杀伤功能的CD56brightNK细胞亚群的比例则高于健康人(P均<0.05);手术切除肿瘤后NK细胞比例上升(P<0.05),而射频消融后CD56brightNK细胞比例降低(P<0.01)。小肝癌患者手术切除前和射频消融前CD2+5辅助性T细胞(Th细胞)的比例高于健康人(P均<0.01),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后降低(P均<0.05),但仍高于健康人(P均<0.01);与健康人相比,小肝癌患者T细胞比例升高(P<0.05),而Th细胞及杀伤性T淋巴细胞(Tc细胞)的比例、perforin+NK细胞及perforin+T淋巴细胞的比例相近(P均>0.05),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治疗后没有明显改变(P均>0.05)。结论小肝癌患者外周免疫细胞亚群比例及功能分子表达水平发生改变,手术切除或射频消融后获得一定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2(MASP-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肝细胞肝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64例肝细胞肝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浆中MBL及MASP-2的表达水平,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血浆中MBL及MASP-2的浓度与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肝细胞肝癌患者血浆中MBL和MASP-2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4、0.002),MBL/MASP-2比值在健康人群与肝细胞肝癌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此外,患者血浆中MBL与MASP-2并无相关性.在肝细胞肝癌患者中,血浆MBL水平与肿瘤的血管侵犯(r=0.253,P=0.047)和总胆红素水平(r=0.283,P=0.024)呈正相关;血浆中MASP-2水平与肝细胞肝癌的TNM分期呈正相关(r=0.276,P=0.027),而与血浆白蛋白呈负相关(r=0.-0.317,P=0.015).经ROC曲线分析,MBL和MASP-2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5(P=0.010)和0.694(P=0.003),对肝细胞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50%和89.1%.结论 补体凝集素途径的关键分子MBL、MASP-2与肝细胞肝癌患者的炎症状态和疾病进展相关,参与了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玲燕  周嘉  刘彦章  潘卫东 《癌症》2009,28(11):1198-1202
背景与目的:对某些实体瘤研究显示肿瘤高浸润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 cell)与癌症患者良好的预后相关。本研究探讨NK细胞在肝癌组织中的浸润分布及对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生存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切除组织中浸润的NK细胞的比例,并进一步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证实原位CD56+细胞的分布特点。同时比较CD56+生田胞浸润密度与肝癌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中NK细胞的比例是(11.8±8.1)%,显著低于周围非肿瘤组织浸润淋巴细胞(nontumo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NIL)中的比例(18.0±7.9)%(P=0.002);组织原位观察癌巢CD56+细胞为(2.3±2.6)细胞/视野,也是显著少于癌旁组织的(8.5±4.5)细胞/视野(R0.001)。癌巢NK细胞浸润密度低组患者患者的无瘤生存率(P=0.027)及总体生存率(P=0.005)明显低于浸润密度高组,而癌旁NK细胞浸润密度对二者无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癌巢NK细胞浸润密度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HR=2.658。P=0.019)。结论:HCC患者癌巢NK细胞浸润减少,其低密度浸润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可溶性DC-SIGN(sDC-SIGN)对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吞噬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影响及机制。方
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sDC-SIGN对imDC吞噬金葡菌的影响;ELISA检测sDC-SIGN分别与金葡菌、脂磷壁酸、脂多糖的结
合;观察配体甘露聚糖、脂磷壁酸以及抗人DC-SIGN抗体1C6和4H3对sDC-SIGN与金葡菌结合的影响。结果sDC-SIGN能
抑制imDC对金葡菌的吞噬。sDC-SIGN与金葡菌结合,且呈Ca2+依赖性;以浓度依赖方式与脂磷壁酸结合,但不与脂多糖结合;
sDC-SIGN与金葡菌的结合可被甘露聚糖、金葡菌磷壁酸和1C6、4H3阻断。结论sDC-SIGN通过优先与金葡菌表面的一些糖
成分结合而影响imDC膜表面DC-SIGN与金葡菌的结合,从而抑制了imDC对金葡菌的吞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