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春伟  周东 《安徽医药》2019,40(2):191-194
目的 探讨羟乙基淀粉(HES)结合7%高渗盐水(HS)在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3例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HES结合7% HS液体复苏,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水1 500~2 000 mL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分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乳酸、血浆渗透压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分钟和治疗后60分钟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血乳酸、血压、血浆渗透压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分钟,APTT比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0、60分钟,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GCS评分(P<0.05)。观察组死亡率34.37%,对照组为48.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 HES结合7% HS应用于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具有快速扩容、降颅压、回升血压等特点,且其对凝血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所选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本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患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根据患者血糖血压血脂情况给予控制血压、降血压及调整血脂等治疗,同时给予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类药物等。对照组采用上述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连续应用21 d。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定,观察两组患者认知改变情况;对两组患者进行日常活动能力测定,采用巴氏指数评定。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分别与本组治疗前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巴氏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拉西坦能够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低钠血症患者共32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鉴别诊断,其中上述患者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严格限制输入的液体量,慎重补盐。脑性盐耗综合征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所选的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发生中枢性低钠血症,其中5例患者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其他27例患者为脑性盐耗综合征。上述患者中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d。结论重症颅脑损伤可合并中枢性低钠血症,处理过程要鉴别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和脑性盐耗综合征,利于正确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骨钻孔与传统开颅术在硬膜外血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硬膜外血肿患者100例,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前经头颅CT检查,确定血肿量和血肿所处部位.观察组实施钻孔及尿激酶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颅手术.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记录住院期间发生感染情况;记录术后头痛和再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头痛和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骨钻孔和传统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均能获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但颅骨钻孔引流术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并发脑性盐耗综合征的患者共20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进行鉴别诊断,给予高渗盐水静脉滴注。结果所选的20例脑出血患者发病后发生脑性盐耗综合征,根据具体诊断进行适当处理,患者的血钠水平均恢复正常水平。补钠时间5-14 d。结论脑出血可合并脑性盐耗综合征,处理过程要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进行鉴别,利于正确治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支架与弹簧圈联合在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中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122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61例)和研究组(61例), 对照组行单纯弹簧圈栓塞术, 研究组行支架与弹簧圈联合栓塞术。统计两组栓塞程度分级、并发症、预后, 对比手术前后脑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合酶(NOS)]。计数资料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t检验, 多个时间点计量资料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研究组栓塞程度优于对照组(u=1.918, P<0.05);术后12 h研究组CBV(1.83±0.04) ml/min、CBF(31.03±2.89) ml/min低于对照组(1.89±0.12) ml/min、(34.46±2.74) ml/min, MTT(4.48±0.48) s高于对照组(4.20±0.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软通道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90例,上述患者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最小为35岁,最大为81岁,从发病到治疗时间为6h~3.5d。本组患者均在CT定位下,确定血肿所处部位及层面,避开头皮、脑膜及侧裂血管和大脑主要功能区。通常选择血肿的最大层面的外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一交叉处为穿刺点,采用螺纹钻头钻孔,置入直径5mm的硅胶管,置入深度适宜,对血肿行缓慢抽吸。结果本组患者抽吸血肿持续时间最低为8h,最长为4.5d,其中抽吸时间小于24h患者共62例,24~72h共22例,超过72h共6例。患者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共20例,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共44例,血肿清除率在70%以上共26例。本组患者疗效评定结果:显效61例,有效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7%。结论采用微创软通道技术能够最大限度的清除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临床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治疗费用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定向硬、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76例高血压脑出血,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软通道技术治疗,对照组实施硬通道技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率+显效率+好转率和对照组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定向硬、软通道技术治疗效果效果近似,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上述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朱春伟  周东 《安徽医学》2019,40(2):191-194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HES)结合7%高渗盐水(HS)在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复苏中的效果及其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外科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63例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1例),观察组采取HES结合7%HS液体复苏,对照组行常规液体复苏(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水1 500~2 000 m L输注)。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分钟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乳酸、血浆渗透压水平,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0分钟和治疗后60分钟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心率、血乳酸、血压、血浆渗透压差值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0分钟,APTT比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30、60分钟,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GCS评分(P <0. 05)。观察组死亡率34. 37%,对照组为48. 3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肺水肿、心力衰竭、输液不良反应等情况。结论HES结合7%HS应用于颅脑损伤伴多发性创伤患者液体复苏,具有快速扩容、降颅压、回升血压等特点,且其对凝血功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持续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