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复吸是药物依赖者戒断用药一段时间后由于某些因素的激发,重现渴求感受药物精神效应欲望而恢复用药行为。复吸是药物成瘾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治疗药物成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目前,各种方式的戒毒治疗其复吸率居高不下,据国内外研究报道戒毒患者半年内复吸率高达95%以上,绝大多数药物滥用者陷入了戒断治疗-复吸-再治疗-再复吸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川芎的主要成分川芎嗪对吗啡依赖离体豚鼠回肠催促戒断反应的影响,评价川芎嗪对吗啡依赖豚鼠回肠的作用。方法采用豚鼠回肠体外孵育方法。催促戒断收缩由1μmol/L纳络酮加入已在含3μmol/L吗啡的37.5℃Krebs液中孵育4 h的离体豚鼠回肠引起。分别在给予纳络酮前、后1 min加入不同浓度的盐酸川芎嗪,观察豚鼠回肠的收缩反应。结果川芎嗪100,200,300μmol/L对正常回肠收缩未见明显影响。当川芎嗪100,200,300μmol/L在加入纳洛酮前1 min给药,纳洛酮催促的回肠戒断性收缩被明显抑制,与吗啡依赖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川芎嗪200,300μmol/L在加入纳洛酮后1 min给药,对戒断性收缩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川芎嗪对纳洛酮催促的吗啡依赖豚鼠离体回肠戒断性收缩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对已出现的戒断收缩也有明显阻断作用。提示川芎嗪具有抑制吗啡戒断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入伍战士骨密度现状,并对骨密度值异常者进行干预研究,探讨提高该群体骨密度的最佳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底入伍骨密度值异常战士64人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组人员进行一般健康指导(每天室外运动3 h,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戒烟戒酒);B组人员除进行一般健康指导外,每天服用碳酸钙咀嚼片1片;C组人员除进行一般健康指导和每天服用碳酸钙咀嚼片(同上)1片外,同时在干预开始当日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5 mg,3个月军训结束后再分别测量骨密度值、T值、Z值。结果干预前后骨密度T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后显著高于干预前;干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且时间和分组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规律运动,合理饮食,戒除烟酒,是提高骨密度值最经济有效的科学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9年度新战士骨密度(BMD)的现状,为科学设置军事训练计划、合理优化饮食结构和开展针对性专项锻炼,避免或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等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部2009年入伍新战士中年龄在17-20岁者共337人,均为男性.使用美国Alara公司Metriscan骨密度仪测定选定对象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骨密度.结果 城市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168±0.817,显著低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而农村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028±0.719,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城市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全部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065±0.772,显著低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结论 农村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高于城市入伍者,且新战士的BMD平均值比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低.  相似文献   
5.
6.
青藤碱组胺释放作用与抗组胺收缩肠管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青藤碱的组胺释放作用及其对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豚鼠腹腔肥大细胞体外孵化试验观察组胺释放作用。采用豚鼠离体回肠实验观察组胺诱导的回肠平滑肌收缩张力的变化及药物作用。结果:青藤碱50、100、150、200、250、300μmol/L和CP48/8010μg/ml可引起豚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青藤碱在50-250μmol/L范围内肥大细胞组胺释放率随药物浓度增加而提高,但增加至300μmol/L时,组胺释放率不再随用药浓度而提高。青藤碱10、50、100、150、300μmol/L对豚鼠正常回肠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曲线未见明显影响。组胺能引起豚鼠回肠平滑肌张力显著增加,青藤碱50、100、150、300μmol/L对组胺引起的回肠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青藤碱对豚鼠腹腔肥大细胞具有明显的组胺释放作用,对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青藤碱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单独使用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或氯胺酮及两者联合给药致小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效应及停药后和停药后重激发的位置偏爱的变化情况。方法36只♂昆明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10ml·kg-1,ip)、MA给药组(2mg·kg-1,ip)、氯胺酮给药组(15mg·kg-1,ip)、MA与氯胺酮合用组(MA2mg·kg-1,ip;氯胺酮15mg·kg-1,ip,提前30min注射)。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小鼠,训练8d,隔天进行药物匹配训练,隔天生理盐水训练。停药24d后,氯胺酮组和两药合用组位置偏爱消失后,d25采用训练期时所用药物一半的剂量进行激发。分别记录15min之内小鼠各阶段在伴药侧停留的时间。结果MA或氯胺酮单独使用以及两者联合给药均可使小鼠出现CPP。氯胺酮的CPP效应维持时间较短,停药d9已消失,同时可抑制MA的CPP持续时间,两组再次激发均不重现。MA组小鼠位置偏爱在停药后25d里并未消失,激发后可使该效应显著增强。结论氯胺酮也是一种能够促使小鼠产生位置偏爱的药物,停药后短期内可增强MA引起位置偏爱的强度,但可抑制CPP的维持时间,同时抑制MA再激发后CPP重现。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属祖国医学"鼻鼽"范畴,内因多为卫气虚,脏腑功能失调,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外因多为风寒等邪气侵袭鼻窍而致.我院鼻炎门诊依照传统中医理论,穴位注射联合自制中药在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变应性鼻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09年度新战士骨密度(BMD)的现状,为科学设置军事训练计划、合理优化饮食结构和开展针对性专项锻炼,避免或减少训练伤的发生等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部2009年入伍新战士中年龄在17~20岁者共337人,均为男性。使用美国Alara公司Metriscan骨密度仪测定选定对象非优势手的第2、3、4指中节指骨骨密度。结果城市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168±0.817,显著低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而农村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028±0.719,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城市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全部新战士的BMD平均值为-0.065±0.772,显著低于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结论农村入伍新战士的BMD平均值高于城市入伍者,且新战士的BMD平均值比标准参考人群BMD的平均值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电击对吗啡致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PP)长期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通过CPP筛选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PP模型组和电击处理组;CPP模型组和电击处理组采用倾向性训练程序训练大鼠(6d),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分别进行吗啡匹配训练和生理盐水训练;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吗啡,其它处理和CPP模型组及电击处理组完全相同。电击组在d10于药物箱中接受电击(100V,25mA,1 s)处理,然后分别在d14、d19、d24测定各组的CPP值。结果:电击组的CPP值明显低于CPP模型组(P<0.01),且在处理后15d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结论:恰当安排的短暂的电击处理,能明显地抑制CPP的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可维持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