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索载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的聚合物微球作为疫苗在动物体内的免疫效果。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技术制备包裹TT的聚乳酸及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微球(PLGTTMS),并以ELISA法和小鼠中和法测定免疫小鼠小鼠和豚鼠的血清中和抗体。结果 用这些载TT聚合物微球免疫豚鼠和小鼠后,所诱发的抗体反应大大高于未加佐剂的TT疫苗,且由大粒径和小粒径微球混和组成的PLATTMS所诱发的抗体反应呈现现明显的加强效应。用20LD50的破伤风毒素攻击后,氢氧化吸附的TT和包裹TT的不同聚合物微球免疫的小鼠均获得100%的保护率。结论 以聚乳酸及其与聚乙醇酸共聚微球为载体的破伤风类毒素蛋白疫苗在动物体内诱生的免疫反应显高于无佐剂疫苗,这为疫苗的开发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霍乱杀弧菌抗体是人体对霍乱免疫的重要血清抗体之一。早期建立的抗体检测技术采用试管法,近年来国内采用微量法检测霍乱杀弧菌抗体,但有关报导极少,我国人群对O139型霍乱的杀弧菌抗体水平也几无报导。最近,对本所生产的吸附霍乱疫苗免疫人体前后的血清,采用霍乱...  相似文献   
3.
扩大的免疫规划推荐到1997年底所有国家应对所有婴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BV).由于白喉、破伤风和全菌体百日咳(DTPw)苗苗与HBV均为吸附疫苗,都需在1岁内多次肌肉注射,因此,联合成四价疫苗没有根本性矛盾,且实用价值大.作者选择了42名7~15周龄的健康婴儿进行研究.其母亲产前HBsAg均为阴性.接种前对婴儿采静脉血Iml用于检测白喉、  相似文献   
4.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诱发癔症流行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多糖疫苗诱发癔症流行原因探讨陈树本,李军,黄平,张扬,施秋谷,曾令冰,罗烈灶,方志正,林成抛1997年11月24日,广东省汕尾市城区3所小学因集体接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多糖疫苗,先后有614名学生因头晕、头痛、乏力、恶心等症...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道在非霍乱流行区瑞典志愿者中进行口服霍乱B亚单位/全细胞(B-WC)菌苗的研究。该菌苗每剂含1.0mg纯化霍乱毒素B亚单位和1×10~(11)个死菌(含有稻叶、小川血清型及古典和E1Tor生物型霍乱弧菌株)。抗霍乱毒素的IgA和IgG抗体应答用ELISA法测定,抗菌抗体用微量杀弧菌法测定,抗毒素滴度提高2倍以上或杀弧菌抗体滴度提高4倍以上判为血清阳转。 第一项研究是比较口服B-WC菌苗2剂与3剂后的抗体应答。口服2剂及3剂后分别有97%和100%的志愿者IgA抗毒素滴度提高2倍以上,平均滴度分别增加20倍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包裹破伤风类毒素蛋白(TT)的聚乳酸(PLA)及聚乳酸/聚乙醇酸(PLG)共聚微球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特性。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技术,先以一种小分子量生物染料 伊文思蓝为包裹物模型,通过显微镜观察和比色分析探索微球的制备特性和最佳条件。在此基础上制备包裹TT的PLA和 PLG微球。结果微球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内水相蛋白朝外水相的流失,当聚合物浓度加大到25%~30%时可使蛋白流失大大减少。包裹蛋白在微球中的分布与微球粒径的重量分布成正相关关系;随着微球粒径的增大,微球所载蛋白的体外释放高峰期延迟。结论通过本模型条件可制备外观高质量的微球,并可通过制备不同粒径大小的微球来控制包裹蛋白在体外和体内的释放高峰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