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的饮食、运动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患者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饮食、运动干预方法,持续1个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干预后,有效率为95.0%,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的合理膳食和适量运动尤为重要,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FTS-CNP模式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0例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对照组38例,实验组实施FTS-CNP模式,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开始排气和排便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TS-CNP是一种高效的新型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在本社区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患者疾病认知情况、血糖指标情况及干预有效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疾病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χ~2=4.6154,P=0.0317)。结论: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糖尿病肾阴虚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与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降糖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六味地黄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6.0%与8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尿白蛋白排泄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上述值组内与组间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糖尿病肾阴虚证能提高治疗疗效,可能与其有效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李丽明  曹燕娟  吴聪丽  杜放辉 《护理研究》2012,26(24):2248-2249
[目的]综合评价快速康复护理(FTS-CNP)模式在腹式全子宫切除围术期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子宫肌瘤经腹全子宫切除的病人随机分组,实验组实施FTS-CNP技术,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从手术应激水平、术后恢复情况及自测健康程度等方面综合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比较术后第1天、第3天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术后下地活动时间、开始排气和排便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生理与心理健康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式全子宫切除围术期FTS-CNP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适宜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方法:以户籍分层,随机抽取82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当地社区居民的慢性病患病率与两周患病率相对较低,户籍人口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户籍人口。多因素分析表明,饮用水类型(<0.05)、主要从事职业(<0.05)、平均每周锻炼次数(<0.01)、平均每天吃新鲜蔬菜(<0.01)、新鲜水果的数量(<0.01)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显著相关;两周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常吃腌熏的肉、蛋制品(<0.05)。结论:该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但其卫生服务的利用度尚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深圳市社区0~36月流动儿童营养不良的分布特征,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两个社区,收集2015年在辖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体检的0~36月流动儿童体检资料,包括:问卷调查资料、体格检查资料、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共调查2 017例儿童,男1 095例,女922例,平均月龄为13.56±7.41个月。儿童总体营养不良检出率为6.15%,其中生长发育迟缓、低体重和消瘦检出率分别为3.47%、3.17%和1.83%。调整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后,反复呼吸道感染(OR=12.27,95%CI=6.51~23.13),反复消化道感染(OR=9.87,95%CI=5.93~16.45)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添加辅食时间(OR=0.66,95%CI=0.49~0.88)是营养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该地区0~36月流动儿童营养不良检出率较高,应针对存在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干预,控制营养不良儿童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并表达牛奶中主要过敏原αs1-酪蛋白的全长及N端、C端两个片段区基因,用于筛选与制备牛奶主要过敏原的单克隆抗体。方法:利用RT-PCR技术克隆αs1-酪蛋白基因,测序后将目的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E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E.coli)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αs1-酪蛋白。用Ni2+亲和层析柱纯化,用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重组蛋白与牛奶过敏患者血清IgE的结合活性。结果:克隆获得αs1-酪蛋白全长的开放阅读框基因为645bp(含终止密码子),编码214个氨基酸。N、C端片段区基因(含终止密码子)分别为285、294bp,编码94、97个氨基酸。三种重组蛋白均能以可溶性表达形式纯化,经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而αs1-酪蛋白全长的免疫原性更强。结论:成功地克隆和表达了αs1-酪蛋白全长及N、C端两个片段区基因,为研制牛奶主要过敏原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牛奶主要过敏原的检测试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