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采用干姜、肉桂灌胃结合咪喹莫特乳膏涂抹,建立血热型银屑病动物模型的皮损和体内微环境变化情况。方法 48只8周龄健康BALB/c小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银屑病模型组。第1天起,模型组给予0.9 g/mL干姜、肉桂水煎液,按0.1 mL/10 g·d剂量灌胃,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0.1 mL/10 g·d剂量灌胃,持续12 d。灌胃第6天起,模型组背部涂抹咪喹莫特乳膏42 mg,对照组背部涂抹等量凡士林乳膏,每天观察皮损情况,持续7 d。第13天,小动物麻醉机麻醉后,采集两组小鼠血液,ELISA法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1(interleukin-21,IL-21)、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含量变化;取两组小鼠背部涂抹处皮肤,制作病理学组织切片观察皮损情况。结果 模型组小鼠涂抹部位皮肤表皮增厚,表面凹凸不平,有红斑散在分布。显微镜下显示表皮角化不全、棘层增厚、皮脂腺增多;血清中TNF-α、IFN-γ、...  相似文献   
2.
槲寄生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朵  翁志洁  李建其  杨培明  何泉泉  成亮  孔德云 《中草药》2015,46(10):1562-1570
槲寄生属植物作为传统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黄酮类、三萜类和苯丙素类等化合物。研究表明其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降血糖、抗菌、抗衰老、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改善微循环和心血管系统(降压、抗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冠脉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肌耗氧量)等广泛的药理活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槲寄生属植物的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总结,为槲寄生属植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槲寄生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朵  韩畅  高雯  成亮  杨培明 《中草药》2016,47(24):4313-4317
目的对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干燥带叶茎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20及ODS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槲寄生干燥带叶茎枝用95%乙醇提取浓缩后用水-氯仿萃取。其中水部位经D101大孔树脂,水-乙醇(100∶0→0∶100)梯度洗脱后得水和10%、30%、50%、70%、95%乙醇6个部位。结果在50%乙醇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鼠李秦素-3-O-β-D-芹菜糖(1→2)-O-β-D-葡萄糖苷(1)、鼠李秦素(2)、鼠李秦素-3-O-β-D-葡萄糖苷(3)、鼠李秦素-3-O-β-D-(6″-乙酰)-O-β-D-葡萄糖苷(4)、高圣草素-7-O-β-O-葡萄糖苷(5)、高圣草素-7-O-β-D-芹菜糖基(1→2)-O-β-D-葡萄糖苷(6)、高圣草-7-O-β-D-葡萄糖基-4′-O-β-D-芹菜糖苷(7)、圣草酚-7-O-β-O-葡萄糖苷(8)、枫香槲寄生苷(9)。结论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黄酮苷类化合物,命名为槲寄生新苷IX,化合物9为首次从槲寄生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