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刘斌  张洪珍  郑振茹  郑鑫  曹晓慈 《河北医药》2009,31(22):3097-3098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h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分期及治疗策略的影响。方法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56例非小细胞肺癌初诊患者,所有患者均行hPET/CT,和CT图像对比分析。结果56例肺癌患者,肺癌原发病灶hPET/CT检出灵敏度100%,表现为结节状或团块状病灶,病灶直径0.8~7.8cm,hPET/CT所见高代谢病灶与CT所见占位性病变位置及形态基本匹配。在转移灶的检出方面,hPET/CT在小淋巴结转移灶、骨转移检出优于CT。hPET/CT显像使非小细胞肺癌分期升级18例,其中检查后发现对侧纵隔有转移8例,发生肝转移1例,发生骨转移3例;分期降级1例。hPET/CT改变了58.6%(19/56)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使27.6%(7/29)患者的治疗策略由根治性治疗改为姑息性治疗。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正电子显像使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更精确,治疗更合理。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但是很多肾病综合征患者反复发作或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较差,究其原因其本多为脾肾阳虚,采用温阳利水法配合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利用光敏剂、光和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反应选择性地治疗恶性病变和良性病变等疾病的微创疗法。PDT作为国际前沿交叉学科“医学光子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各种实时、无损和高灵敏度光学检测与成像技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长期代用抗精神病药物 ,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 ,我们对 2 10 0精神病患者行腹部 B超检查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2 10 0例均系我院 1998年 10月~ 1999年 9月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其中男 112 1例 ,女 979例 ;年龄 14~ 86岁 ,平均 40 .6岁。确诊为精神分裂症 12 0 0例 (5 7.1% ) ,情感性精神病 391例 (18.6 % ) ,均分别先后服用氟哌啶醇、氯氮平、氯丙嗪、奋乃静、碳酸锂等抗精神病类药物。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美国惠普产尖端影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 3.5~ 5 .0 MHz。受检者禁食 8小时以上。取平卧位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结肠癌细胞系SW480的放疗增敏作用,并分析其对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辐照组(进行4 Gy辐照)、药物组(10μmol·L-1β-榄香烯)、抑制剂组(50μmol·L-1PI3K抑制剂,LY294002)、联合1组(4 Gy辐照+10μmol·L-1β-榄香烯)、联合2组(4 Gy辐照+50μmol·L-1LY294002)。用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分布,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抑制剂组、药物组、辐照组、联合2组和联合1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 39±1. 34)%,(21. 62±1. 23)%,(8. 94±1. 16)%,(31. 76±4. 22)%和(32. 83±4. 17)%;这5组的G0/G1期DNA含量分别为52. 68±4. 13,54. 36±4. 68,49. 20±4. 77,74. 63±6. 29和74. 92±6. 34;这5组的细胞集落形成数目分别为111. 19±15. 33,108. 74±15. 28,116. 67±14. 39,45. 32±9. 06和40. 08±8. 43;这5组的细胞内p Akt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 86±0. 04,0. 85±0. 04,0. 87±0. 05,0. 42±0. 03和0. 41±0. 03。上述指标,联合2组、联合1组与抑制剂组、药物组和辐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1)。结论β-榄香烯能够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抑制周期相关蛋白表达引起G2/M期阻滞以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促进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提高SW480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冰毒成瘾者外周血白细胞端粒长度与中医证素的关系,从而在基因水平上揭示冰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可能中医内在机制。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年龄在20~49岁的汉族人,试验组为冰毒吸食者136例;对照组为200例健康受试者,规范采集四诊信息,应用证素辨证方法提取中医证素特征和运用QPCR基础技术来测量外周血白细胞的端粒长度。结果①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冰毒组的端粒长度比健康组的短(P<0.05)。②冰毒成瘾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病位以肝、脾、肾为主,尤以肝最为多见;病性上,实证以气滞最为多见;虚证以气虚最为多见。③校正年龄和性别后,形成肝、湿、热等证素的冰毒组端粒长度与健康组的端粒长度之间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端粒长度比健康组的端粒长度短。结论①吸食冰毒会造成端粒损伤,使端粒长度缩短。②冰毒对人体的损伤是多脏腑功能失调共同所致,肝是冰毒成瘾者最主要的病位因素,气滞和气虚是冰毒成瘾者最主要的病性因素。③冰毒成瘾者端粒长度的缩短主要体现在中医肝、湿、热证素的形成上,在基因水平上揭示了冰毒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可能中医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冰毒(甲基苯丙胺)成瘾者中医证素与流行病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对121例自愿参加调查的甲基苯丙胺成瘾戒毒人员,开展流行病学特征调查,采用证素辨证方法采集提取中医证素,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①冰毒成瘾者的吸毒方式(口服)在公安组与脾、心、气滞、热、湿、血虚显著相关,且为危险因子;在自愿组与脾、胃存在显著相关,且为保护因子。②吸毒后与家人、朋友的矛盾程度在公安组与肝存在相关;自愿组与心神存在相关,且均为危险因子。结论 需要社会及戒毒机构投入力量干预心理波动问题,解除“心瘾”。口服甲基苯丙胺对吸毒人员脾胃影响极大,可以考虑在戒毒工作中以健脾养胃为根本,加入疏肝解郁、镇心安神之法,有效降低复吸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氯胺酮成瘾者社会关系与证素间关联关系。方法〓吸毒者诊断标准均符合CCMD-3精神活性物质依赖诊断标准,证素辨证方法采集。结果〓氯胺酮与海洛因成瘾者在工作与学习的影响上存在差异性Z值为-1.15*(P<0.01),氯胺酮成瘾者在工作、生活、娱乐兴趣上的影响与脾、胃、心、心神、湿相关(P<0.05)。结论〓影响氯胺酮成瘾者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心或心神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