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8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一、痉病 (一)证治重点讨论本篇将痉病分为刚柔两类,二者主要区别是: 刚痉为痉病主证加太阳表实证(无汗)。柔痉为痉病主证加太阳表虚证(有汗)。从病机的角度来认识,刚痉为风寒袭表,闭阻经脉,经输不利,筋脉失养而成;柔痉为风邪袭表,汗出伤津,风邪化燥更伤津液,津液亏乏,筋脉失养而致。二者虽皆外感风寒,以太阳病冠首,但前者是感受寒邪为主,后者是感受风邪为主,只是在此基础上又产生痉病的病理变化,面发展成为痉病而已。  相似文献   
2.
一、何谓百合病?其病因、病机、证候、正治法及代表方剂是什么?治疗时除药疗外,还应注意什么?答:1.所谓百合病是指全身百脉皆病,用百合一味为主药,可治疗本病,故名百合病。2.病因:(1)热病之后,余热未清。(2)情志不遂或忧思不解。3.病机:心肺阴虚,兼有内热。  相似文献   
3.
<正> 张仲景在《金匮》消渴病篇中,对消渴病发病机理和立法用药的论述文简意赅,在治疗上以治肾为本,注重温化肾气。这一学术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就本篇有关原文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暍病 (一)脉症太阳中暍,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 (二)证治  相似文献   
5.
二、预防思想 (一)未病之前摄生养慎条文“若人能养慎”指出在末病之前要重视预防,以防止疾病发生。其方法有三:1.重视内养正气。增强正气功能,抵御外邪侵犯。内容可参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等篇,均有详细记载。2.重视客气邪风。如条文所论:“不令邪风干忤经络”。3.重视守法、节欲、服食等方面因素。如果平时能够做到上述各方面,“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 (二)已病之后预防传变 1.治未病脏腑:条文说:“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举肝病为  相似文献   
6.
概说本篇所论痉、湿、暍三病,都是由外邪侵袭所致,初起多从太阳经开始,具有发热恶寒等表证,故合篇论述。痉病是以主症为颈项强急而命名。病因:病因有二,一为外感风寒,邪阻经脉,营卫不利,气血不畅,致筋脉失养而成痉病;二为表证过汗,风病误下复汗,疮家发汗等误治,耗伤津血,使筋脉失养发为痉病。本篇以论述外感痉病为主。症状:颈项强急,头摇口噤,四肢抽搐,甚者角弓反张,脉弦有力。  相似文献   
7.
一、百合病 (一)证治重点讨论本篇第一条原文中,比较详细地论述了百合病的病因、病机、发病情况、证候、诊断、治则、治禁和预后等内容,所以一般称之为百合病的总纲或总论。书中提出百合病是发生在伤寒热病前后,对此应当活看。可以发生于伤寒热病之后,因其余热未尽;也可以发生于情志不遂,郁而化火。不管哪一种原因,都是因为阴津耗伤,而生内热所导致。阴虚内热,可出现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表现,因这些表现一般不变化,故可称  相似文献   
8.
〔概说〕本篇性质相当于杂病学的概论,在全书中具有纲领性作用。其内容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根据,对疾病的预防、病因、病机、诊法、治则、预后和护理等方面都作了重要的、原则性的论述。杂病是按脏腑经络的病机结合八纲进行辨证论治的,一般说来,脏腑在内为里,经〔原文选读〕一、整体观念络在外为表,内伤杂病,病变多在脏腑,外感时病,初起病变多在经络。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患病时可以影响经络,经络患病时也可以传入脏腑,因此,临床上脏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