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基于多元醇通路(PP)中醛糖还原酶(AR)灯盏细辛联合依帕司他(EPST)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氧化应激以及肾功能的干预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以及各干预组(模型组、EPST组、灯盏细辛组和EPST+灯盏细辛组)。各干预组采用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STZ)55 mg/kg合并喂养高脂高糖饲料的方法制备大鼠DN模型。持续灌胃给药6周后,观察大鼠一般形态学变化; HE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形态变化; 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BG)水平; 动物体重天平检测体重水平; 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 试剂盒检测肾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 ELISA检测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mAlb)和肾组织AR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肾小球肥大,肾小管呈空泡样变性,FBG水平升高(P<0.01),体重水平降低(P<0.01),24 h UmAlb、Scr和BUN水平升高(P<0.01),SOD和GSH水平降低(P<0.01),MDA水平升高(P<0.01),AR活性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整体状态好转,肾组织病理结构损害显著降低,FBG水平降低(P<0.01),体重水平升高(P<0.01),24 h UmAlb、Scr和BUN水平降低(P<0.01),SOD和GSH水平升高(P<0.01),MDA水平降低(P<0.01),AR活性降低(P<0.01),而EPST+灯盏细辛组的作用显著优于EPST或灯盏细辛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与EPST联合给药能改善DN大鼠肾功能以及提高其抗氧化能力,且治疗效果优于单独给药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肾组织AR活性来抑制PP的激活,并协同减轻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对SD大鼠CAT、SOD、MDA表达的影响的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即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各给药组(灯盏细辛组、依帕司他组以及联合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采用喂养高脂高糖饲料辅助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持续灌胃给药6周,对造模前与治疗过程中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以及24h微量白蛋白(24hUmALb)含量进行记录和比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肾皮质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钼酸铵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ST1法,以及检测肾皮质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BA法。结果:治疗后6周,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上升最显著(P<0.01),其次是依帕司他组,最后是灯盏细辛组,联合组与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血糖,24hUmALb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治疗后6周,各组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指标CAT、SOD和MDA水平比较,联合组大鼠肾皮质CAT和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依帕司他能有效纠正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和延缓病情发展,其可能与其上调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进而调控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