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1.
2.
摘要:目的 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和控制NICU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NICU发生的266例医院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5.16%,感染例次率为5.21%;感染部位以血液为主,占72.49%,其次为胃肠道、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分别占11.9%、7.43%和6.69%;共分离出病原菌36株,排名前4位病原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60.0%,大肠埃希菌13.3%,鲍曼不动杆菌10.0%,阴沟肠杆菌7.76%;孕母有产科并发症的占49.46%,以胎膜早破为主,其次为前置胎盘和羊水混浊,分别占64.39%、8.33%、8.33%。结论 对产妇有胎膜早破的患儿、低出生体重儿应重点关注,制定综合干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施玉珍  郑燕红 《吉林医学》2010,31(32):5894-5894
随着医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普及,法制意识的增强,患者对医护水平有着更高的期待,对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产房护理工作强度大,节奏快,抢救患者多、精神高度集中,助产过程中既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又是高精力的脑力劳动。助产关系着母婴两条生命,护理工作中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分析影响产房护理安全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是相当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米非司酮和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求偶素两种引产方法的中孕引产效果。探讨如何改进中孕引产方法,减少中孕引产并发症,并降低引产费用。方法收集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本站引产者555例,随机分为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米非司酮引产者330例为观察组;用利凡诺羊膜内注入并口服求偶素引产者225例为对照表。结果观察组所用引产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血量、软产道损伤及胎盘残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利凡诺合用米非司酮用于中孕引产两药药理作用相协同,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引产时阴道出血量、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产后感染等并发症,引产费用低,患者身心损害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我省产科护理人员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便制定更适合临床和基层单位的培训计划。[方法]协同厅基妇处,对全省2003—2006年参加产科护理培训的学员和单位发放"产科护理培训后调查问卷"。评价培训的25种理论和8种操作内容;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认为最有用的理论和最适用的操作以及培训后个人能力的提高。[结果]最有用的10项培训内容:新生儿窒息复苏、产程观察与护理、产科出血与观察、产后出血、妊高征观察与护理、宫缩剂产前应用及软产道损伤、产程图、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观察与护理、产科出血及产科休克和新生儿抚触。最适用的5项操作内容:依次为新生儿复苏、产程观察、产程图、新生儿抚触、头位难产。培训后个人业务能力评价:个人理论水平和技能操作有所提高的分别占84.8%和77.2%,单位对培训人员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近。[结论]培训班授课内容应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临床需求,才能对基层和临床起指导作用;年轻护士的在职培训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八珍益母草涂膜剂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综合评分法筛选八珍益母草涂膜剂制备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金葡球菌、大肠肝菌的抑制实验,并从成品的外观性状、成膜时间、稳定性、皮肤刺激性等一系列指标评价涂膜剂的质量。结果:75%的乙醇回流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为制备该涂膜剂的质控步骤;该涂膜剂在体外抑菌试验,外观性状、成膜时间、稳定性、皮肤刺激性均有良好表现。结论:该制备工艺可靠,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龙胆科植物金沙青叶胆(Swertia Pat(?)ns Burk)系云南楚雄地区彝族民间常用草药,彝族名“落孺疴”,汉名又叫“小儿腹痛草”。民间用于治疗小儿功能性腹痛、牙痛等症。我所化学一室从金沙青叶胆中分离到一个味极苦的单位,经鉴定为獐牙菜苦甙(Swertiamain)獐牙菜苦甙具有明显的解痉镇痛及镇静作用本文报道其青叶胆总甙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作文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事物──认识──表现”的双重转化。第一重转化是由客观事物表象转化为作者对事物的认识和感悟;第二重转化是由作者构思中形成的意象转化为文字传达。显然,这二重转化中“认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说到底,作文能力,也即是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和表达自己对客观事物认识的能力。这里,认识能力对作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谓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实际上就是习作者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谁都知道,古今中外许多文学家之所以成功,这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