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实施穴位按摩法在足月分娩镇痛中的效果。 方法 在分娩期采用相关穴位予以穴位按摩法,以缓解分娩期疼痛。 结果 疼痛缓解,产程缩短,手术助产、产后出血率降低。 结论 分娩过程中实施相应穴位按摩法可减轻疼痛,使分娩过程更舒适,且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另予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康复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耳穴压丸联合电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4月可阴道分娩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观察组在分娩期采用相关穴位予以耳穴压丸联合电针麻醉镇痛,对照组未提供任何的镇痛方法。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产程、手术助产、产后出血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分娩过程中实施耳穴压丸联合电针麻醉可减轻疼痛,使分娩过程更舒适,且安全、实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遗传性血小板病是一组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和功能异常,并可累及血液以外系统的异质性遗传病。遗传性血小板病的临床异质性以及广泛分布的致病基因对其诊断与治疗造成巨大挑战。目前临床上获得明确分子诊断的遗传性血小板病患者只占小部分,并且在已知致病基因以外仍然存在有大量未知遗传变异。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普及推动了个体化基因检测的发展。很多研究者已经运用全基因组测序、全外显子组测序和靶向基因测序等手段在血栓与止血领域取得了不少新进展。临床上新一代测序的开展不仅促进了遗传性血小板病的个体化基因诊断,而且为未来的精准化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本文就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诊断血小板相关疾病取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